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没有写写日常流水账、搭配三两张照片,就发朋友圈的习惯。但是,太过于「个人」的流水账描述,如果再加上照片也不怎么出彩,往往收到的点赞就不多。
作为一名资深的…伪文青,这边就和大家分享三个技巧,让你能「优雅地写一篇废文」。
台湾作家许荣哲老师在《小说课》中提到,大多数人的创作,往往都是「两个面貌模糊的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对话」。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写作时的面临第一个问题─不够具体、缺乏细节。
想想你的日常流水账,可能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起得比较晚,差点就错过了公交车,好在还来得及上班打卡。
上午精神不太好,隔天就要发的文章,连开头都想不出要怎么写。好烦……
看着也觉得有些枯燥,对吧?自己都不想点赞了。
所以说,要把日常生活写得好看,也是需要技巧的。
基本心法是「想象你的眼睛是摄影机的镜头,把你所看到的影像描述出来。」这里所指的「描述」,请尽量用具体的动作或名词,来代替所有抽象感知的形容词。
想想你看过的电影,你就是得用文字写下「你的电影」。
如果你描写的是「场景」,想想电影中都怎么呈现「场景感」的呢?
1. 房间里「乱七八糟」。→桌脚是乱扔的啤酒瓶、咖啡罐,小桌上泡面碗还残着汤汁,刚买的笔记本被埋入衣服堆里。
2. 在书店里「走马看花」。→ 左边的少女礼仪须知,右边的育婴宝鉴。都时常被抽走。
3. 这画面看起来很「凄凉」。→ 发痒的义肢,新漆的墙,一个不断漏水的杯子。
如果你描写的是「人物」,想想电影中都怎么表现「人物」的性格特质呢?
1. 他有个很「奇怪」的习惯。 → 他会在洗澡时一边念诵金刚经。
2. 他这个人有「严重的洁癖」。→ 每次到餐馆吃饭,他都会掏出两三张纸巾擦拭桌椅。
3. 他是个「情商很低」的男孩。→ 女孩约他一起看电影。他竟买了隔着两排位置的票。
那如果描述的是抽象的「时间」呢?有办法转为比较具体的表达方式吗?
你可以试着用「具体的数字」或者「具体的动作」来表示。
别用「很久很久以前」,改成「一千两百年前」「唐贞观年间」比较有历史感。
别用「以前」「后来」,改成「十年过去了」「下一次樱花盛开之时」比较文艺腔。
别用「很快」「刚过不久」,改成「打完一盘王者荣耀」「陈奕迅的《十年》已循环播放了三次」还能顺道带出情境。
事实上,之前流行一时的「王家卫体」,也是类似的套路。
比如最出名的就是在《重庆森林》的一段话:「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相距才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六个钟头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后来有网友总结「王家卫体」是「一个主要事件 + 一段绕口的数字 + 一个无聊但具体的事件」。
由这个公式,你可以试着照样造句:(这里就改写前面那段流水账叙述)
20分钟前,我差点就错过了那班公交车。现在盯着微信群236条未读信息,这咖啡味道是有些苦涩。
来,你也试着在留言区文青一次吧!
最后的问题,也许会是「我知道要写具体,但我不知道具体要写哪些东西」……
这就比较考验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观察力了,或许你可以试着回想你今天还算比较记得的情境。
先把镜头拉远,你可以看到这个情境之中有哪些具体的人、事、物?
接着把镜头拉近,你所看到的这些人、事、物之中,谁吸引了你的注意,让你想进一步观察它、描述它?
依循这样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把看到的抄出来」而已。剩下的就看个人的文字描述能力了。
在开始讲第二个技巧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网络上流传的段子。
下面有5个片段的情境,请你将它们组合起来。
1.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2.我醒来了…
3.我打开了门,看见一长发美女站在我面前…
4.长发美女扑进我怀里,嘴堵住了我的嘴…
5.长发美女把我扑倒在床上,我的手伸向床头的杜蕾斯…
嗯?是不是觉得「1→2→3→4→5」就很顺了?醒醒吧男人,这只是你的幻想。
让我来重新安排一次,这次我们把顺序改成「2→3→4→5→1」,就会变成你被「仙人跳」的顺序了。(想想最后那阵急促的敲门声…)
好吧,这有点太惨,而且估计人家还不想骗你。你最有可能的顺序是这样的「1→3→4→5→2」。
从这个例子,你就知道为什么「顺序」很重要了……
在诸多的小说、电影、影剧…等,往往也不是依照「过去→现在」这样的线性叙事来展开的。
由昆汀主导的经典电影《低俗小说》就是非线性叙事的经典。它在叙事上将整个故事打乱至支离破碎后再重组,整部电影因而显得精彩、深刻、不明觉厉。而当你反复看个两三次、稍微看懂内容后就会发现,那真是一个低俗至极的故事─如同它的名字「PulpFiction」。
这告诉我们,即使本身再怎么无聊的事件(甚至日常流水账),只要打乱时间、使用非线性叙事,就能让这篇废文显得高大上。
用上非线性叙事之类的名词,有些太学术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平常看电影时,通常剧情是怎么展开的?
是不是二话不说先给你个惊险、神秘或者接近高潮的情境,再回头开始铺陈故事呢?这种「现在→过去→现在」模式,也是最简单的、变换故事时间线的技巧─让故事在精彩处开始。
来一点简单的日常废文练习吧。写下你最近发生的一个情境,将其中最有意思、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标注为B。B事件以前的叙述为A、以后为C。先依照A→B→C的顺序写下来,再倒转顺序为B→A→C。
例如:
这几天的深圳,天天下雨。幸运的是,不管我何时出门、多晚下班,总能恰好在我上路的前一刻停雨。
今天出门的时候也是,在我撑起伞、准备改搭公交车时,雨停了。我改骑了ofo上路,沿着宝民二路向公司而去。
风有点大,让我时不时瞇眼。突然,一顶安全帽朝我飞来,深灰色,中间有道白色条纹,差一点就砸中了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安全帽这么不安全的。
调换一下顺序:
一顶安全帽朝我飞来,深灰色,中间有道白色条纹越放越大......
这几天的深圳,天天下雨。幸运的是,不管我何时出门、多晚下班,总能恰好在我上路的前一刻停雨。我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了。
今天出门的时候也是,在我撑起伞、准备改搭公交车时,雨停了。我改骑了ofo上路,沿着马路向公司而去。
风有点大,让我时不时瞇眼。然而,这一瞇眼就有横祸飞来,那顶安全帽差一点就砸中了我。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安全帽这么不安全的。
不过没事,我是天选之子。下雨或飞天安全帽,都只能与我擦身。
调整顺序、稍微增删几句,就能让原先的流水账增加不少戏剧性啦。
到目前为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想要把一件事、一个故事写得精采有趣,往往就是让它以「文字的型式演出电影」。
目前我们用上了电影的镜头(具体与细节)、用上了电影的结构(让故事在精采处开始),那还缺了什么重要的元素呢?
是「对话」。
没有「对话」的电影,就像是看纪录片,即使有旁白,也显得不够精彩。
比起描述这种单人演讲,加入了对话的多人演出,是更吸引读者目光的。
举个例子:
下班以后,还是习惯性地在下了公交的那个站旁小店吃晚饭。走进店里,老板娘都直接说,是不是再来一盘香干炒回锅肉。已经太熟悉了。
几分钟以后,老板娘端来了回锅肉,一边闲聊问我有没有女朋友,说他要帮我介绍一个─是他的外甥女,比我还大上两岁。有点胖,但是家境还不错,在南山区有两栋房……
(先这样吧,不能再水字数了)
看起来还是比较流水账的,这时你可以试着把一些描述放进引号里……
下班以后,还是习惯性地在下了公交的那个站旁小店吃晚饭。
「阿弟,你下班啦?还是香干炒回锅肉?」老板娘笑问。
「对,谢谢。」
几分钟以后,老板娘端来了回锅肉。
「阿弟,你有没有女朋友?」
「呃,没有……」
为何要让我如此千回百转。
「阿姨帮你介绍一个好不好?是阿姨的外甥女啦!」
喔喔,没问题啊,交朋友我都很OK的。
「她很乖啦,只是可能有一点点胖。」
喔,我懂了。
「我想帮她找一个比较乖的,像你这样的就很好。」
阿婆,我可能没有您想的那么好…
「她家在南山区有两栋房啦,家境还不错……」
真的假的?
「好啊,有空认识一下。」
比较一下这两段,是不是觉得第二段带有「对话」的描述方式,更能吸引你往下看?
所以,当你要描述的情境,本身就带有很多人物对话,可以试着把这些对话放进引号里。在展示出「写实」效果以外,也能调整文字的节奏感,并带来一种「多人演出」的效果。
那,使用「对话」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这里列出三点给大家参考:
1. 用角色的语气和腔调讲话,比如赤着胳膊的工人就不太适合说文诌诌的话。
2. 用「对话」来展示人物、表达情绪;至于客观或抽象的内容,还是用到引号,用一般描述即可。(就是别让角色对着读者说话)
3. 角色说话时的动作,可以用来调整节奏,但频繁出现就会打断对话的流畅。
最后来回顾一下,这次分享的三个技巧吧。
从「电影」开始联想,我们需要:
1. 描写具体细节:让你的双眼变成摄像机镜头。
2. 调整叙事顺序:让你的故事从最精采处开始。
3. 加入角色对话:让你的叙述改由多人演出。
这一次就先分享到这里,快点留言写写你的日常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