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意思是(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友必须接近贤德之士。荀子是“性恶论”者,他强调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对人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认为选择良师益友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可以使人远邪近正,修身立德。
注:选文来自“百度文库”。
本来想把《孟母三迁》放前面,但觉得“荀子”的这句话更能符合我此时的心境。
荀子说:人性本恶。用现在的话来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不能决定和干涉别人的思维和行为,那么,我们就只能远离那些“负面”的不良于我们环境和人、物了。
当然,这里会分享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这个故事很多人听过,甚至都可能听得耳朵起茧了,但是,我觉得吧,这个故事真的永远都不过时,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今天,说这些真的却是感触很大,觉得有必要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可能我看法不一定对。
引用这句话,实际只是想给我的论断多点理论支持:
1、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起初的我们还小,不能分辨什么是对我们有益的,那么,就只要依靠父母来给我们把控了,孩子未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孟母,通过三次迁居,最后得出,她希望孩子能是一个“知书识礼”之人,所以,最后定居文庙附近就可以看出来。
2、环境影响人,环境不单影响人,还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岂不闻,“寒门无贵子”,“一个好汉三个帮”吗?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你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你所能接触到什么样的人。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很多见多识广的人,即使不听一个人的口音,不看一个人的长相,就通过这人的行为处事就能轻易的判断出这人的籍贯。这种事,见识了我也才敢拿出来说,并不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
3、 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应从小培养。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能干出一番事业,除了所谓的机运和资源,其实,更多的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好的习惯及“见识”。可能我们上大学才能接触到的东西,人家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接触并掌握了,甚至,人家接触的可能普通人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理解不了的。
我高中的时候有个朋友,为人处世特别老道,班里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那种“混子”他都能打成一片,和他相处真的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说话办事给人的感觉稳的就像有几十年阅历的成年人一样。后来知道,从他爷爷开始一家几十人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当然,第三点看起来,好像还是在说“环境影响人”一样,其实,只是觉得这个例子在我看来更像是他从小就被培养塑造的结果。
其实,社会上更多的就像我这样,不是出身“名门望族”没有良好的条件,以让我们被动的接受和学习。但是,在我们反思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和什么样的人结交,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的时候,真的希望能“居必择乡,游必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