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认知分为表象认知和本质认知两个层次。
就拿写作来说,有的人认为写作可以挣钱,就去报课程学习写作,也开始了日更打卡。结果,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
有的人看到的是写作可以疗愈自我,不仅坚持写作,同时还进行分享。在这种不断地输出分享中找到了写作的深层意义,所以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出版了书,还有了不少变现的渠道。
对比发现,不同的认知层次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提升认知能力。
而提升认知能力,就是要提升自己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
《认知颠覆》一书中提到,思考的本质就是建立事物之间的连接,学习的本质是建立结构。所以,我个人认为提升认知能力就是要学会学习和思考,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结构,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对于学习和思考,我也是最近才有感悟。
我们从接受教育开始就认为学习就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应付考试,考个大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大学。等到工作后,才发现工作中用不到课本的知识。
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我一直在尝试着写写作认知方面的分享文章,所以看了一些认知方面的书籍。当我动笔的时候,有千言万语也有千头万绪,就是不知如何下笔,所以迟迟不能写出来。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原来装入我脑子里的东西只是机械地零散地堆在一起,而没有成为一个体系。我想到了初中数学课程中的“点,线,面,体”的关系。也就是说我现在所学习的各种知识都是一个一个的“点”,所以感觉没有头绪。
而点到体的是如何构建的呢?
这个过程需要用思考来进行连接。学习是我们自身从外界拿过来的,可以是知识技能也可以是经验。我们要把这些不相关的东西变成一个立体式的结构就需要思考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关系才能把事物联系到一起,也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认知结构是动态的开放的,它会时时与外界沟通。当外界有新知输入的时候,认知结构必然会向外扩展,知识之间的连接也会呈现多样性。理想的认知结构就如同大脑的神经网络,四通八达。
有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所以参加工作后不是知识没用了,是知识没有被自己消化吸收,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已。
从现在开始就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吧,毕竟认知决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