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参考例文】

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书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青少年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人需要博览群书,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但真正在人身上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那几部书。尤其是对教师而言,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其必须读更多、更好的书,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收获有益于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加积极、健康的面貌去应对社会给予的挑战。

那么,作为教师,究竟该如何去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书籍,从而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起作用呢?在我看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并不是越多越好,只重视“量”的积累,而忽略“质”的提高,这是许多人读书存在的误区。过多的阅读会让人有时抓不住重点,类似“囫囵吞枣”,难以下咽。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阅读重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在书籍中抓重点,反复品读书籍的精华内容,努力吸取其精华,这样才能真正消化书籍中的知识,做到“读懂、读通、读化”。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贪多贪快,估计合上书本的同时,脑中残存的知识也会瞬间消失。

增加知识储备,丰富阅读内容。“术业有专攻”,对教师而言,不同科目的任课教师,其主干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这并不是说某一科的教师只需学好本专业知识、阅读本专业书籍即可,相反,无论是哪一科的教师,都需要在阅读本专业书籍的基础上,不断扩展阅读面,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阅读其他学科的书籍,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这种跨学科的阅读,能够帮助教师增长不同学科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丰富授课内容。

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丰富了读书内容,并不意味着你真正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运用知识,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储存在你的大脑中,如果不加以实践运用,那它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封存在记忆中,甚至最终消褪。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将书本上刻板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阅读内容,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让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书来充实你的知识储备,丰富你的人生经历,创造你的崭新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什么日子起床:6:48就寝:10:00天气:晴心情:一般纪念日:无 任务清单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四件事:...
    Lily17阅读 884评论 0 1
  • 昨天,上班时间有2节课的空挡,我把它都拿来了休息,所以这一天回家后并没有感觉特别疲惫。 回家吃完自己准备的...
    开心记录阅读 858评论 0 0
  • 这本书仔细看过之后,有点失望,空有骨架,没有干货。 这本书它本身的立意是非常好的,将我们的职场生涯...
    江南陈墨阅读 2,515评论 0 16
  • 班里有个体育生小张,上课很少听讲,坐在教师最角落里,上课基本上不打开课本,更看不到他和老师互动。但是我会看到他桌子...
    果果和花生阅读 877评论 0 0
  • 开启妈妈摸石头过河学习之路 疏导情绪,相互鼓励 构建美好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阅读书籍,陪伴成长。
    f571bcd3951b阅读 6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