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绘画、摄影和电影技术没有出现之前,人是如何回忆与想象的?人的脑海里到底会不会生成画面?这些画面是否也充满着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我实在不知道这个问题应该去哪找答案。但我相信影像艺术特别是电影技术对人的思维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如果你看过茂瑙的《诺斯费拉图》,当你想到鬼的时候,脑海里会不会出现那幅极具表现主义风格的吸血鬼爵士怪异恐怕的影子亦或是《聊斋》里的那盏灯笼或者其它你看到过的有关鬼的形象的影象图片?起码,我是会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是非常有害的。艺术是主观的产物,不管是绘画、摄影还是电影,那个画框、照片以及屏幕的边界的有限就注定了它们的主观性。这个主观性,起码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艺术品作者的主观,一个是观赏者的主观。这两者归根结底是人的主观,而主观则是人类悲剧的根源。其实不光是现代人,从真正的人类诞生起,他们都处在一种焦虑之中,对过去的种种重置与反思,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是焦虑的主要表现。人的主观性是试图用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视角来抓住和解释这个流动着的世界,就是寻找这个世界的本质或者意义,用静止捕捉流动,用固定确定变化,这是抽刀断水之举,徒增烦恼罢了。但这就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也是艺术产生的根源。
侯孝贤曾经说过,他在片场选取角度、指导演员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会生成另外一个视角在远处看着这一切,包括他自己,这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性。还有《一一》中的洋洋拿照相机拍别人的后脑勺,他说想给别人看他们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上小学的洋洋的奇思妙想,当然更是导演杨德昌的艺术观。杨德昌想利用电影灵活的空间表现力来提醒人们减少主观性,把思维的画面边界扩展到无限或者直接关闭。但尴尬的是,他的表达又是借助如此「杨德昌」式的主观视角。
艺术愉悦了人类的同时,也助长了人的主观性,放开了人类想象的限制,久而久之这种想象欺骗了人类,抹去了事物的真实模样,造成想象与实际的巨大反差,或在见到实际之前吓跑了人,或是在见到实际之后吓跑了 人,这又为人类的痛苦增加了一个来源。
《情人》的那些缠绵镜头告诉我们,爱情与性是如此的美好,但它不会告诉你对两个一见钟情的人来说,上床是要冒多大的风险,对方是否有你无法接受的体臭和异味,女人永远不会那般粉嫩,男人也不会总是坚挺与持久,云雨之后两个人不会如此幸福地搂抱在一起,而是匆忙地打扫战场,还要顾忌避孕否则会有怀孕的风险,它也是不会告诉你的。当然,普通人的性爱也不会像《感官世界》里那般疯狂。
这就是艺术的主观性,艺术将大部分的目光放在人生与人性的边缘处,它画出人生可能性的一个边界圆,大部分的人的生活都只是在圆内,触碰不到边缘。但这种表达方式将会与人的主观性一见倾心。人的主观不会放在平淡无奇的背景之中,而是被那些被特写的事物所吸引。想想你的回忆里都充满着些什么?要么痛苦与悔恨,要么是幸福与快乐时光,而那些平淡的东西是不会留下痕迹的,所以当我们回忆的时候,总是感叹时光是那么容易流逝,因为那些普通的东西已经被我们的主观性给抽离去了,对应的那些时间也就不见了。所以,艺术助长了人的主观性,加剧了人的悲剧。
如果我说的上面这些你都不信,那我再悄悄地告诉你,佛教尤其禅宗,所谓的修行与悟道,就是从清规戒律入手降低人的物质需求,进而慢慢消除人的欲望,最终达到消除掉人的主观性的目的,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