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全职太太,相夫教子。意外来自罗子君和陈俊生的婚变,一下跌入人生的低谷。痛定思痛后,罗子君做出改变,一扫离婚的阴霾,从初入职场,无所适从的小白,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大咖”,罗子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完美地完成了重塑自我的过程。
开始蜕变中的罗子君的表现简直就是“孺子可教也”的最佳案例。这部剧之所以能引发观众如此多的共鸣,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中看到我们的影子,很有代入感且贴近我们的日常,也有我们的前半生!心理学发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是有能力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可塑性。
人是有可塑性的。《可塑的我》就在书中梳理了人生所面临的选择与挑战,直击种种问题,帮助我们启动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从思想到行动双管齐下,塑造出完整、成熟、内在安宁的自己。
本书的作者是陈婕君,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曾在哈佛附属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受训于波士顿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有多年临床咨询经验,做了14年的心理咨询,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从中年危机转变为中年黄金期:回顾前半生,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人生失控了;直面失控,重新掌控人生;重塑后半生,活出有力量的自己。
01回顾前半生,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人生失控了
都说四十不惑,可人到中年,却发现人生的困惑反而越来越多了。工作力不从心、赡养老人、孩子教育……生活重压之下,我们的人生失控了。这个失控的过程是缓慢的、日积月累的。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样的境地?这里就要提到“心理基因”这个概念。心理基因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影响行为。简单来说,一个人应对周围发生事情时的各种反应,就是心理基因的表现形式。
举个例子:小时候我们可能有很多次想自己下楼和小朋友玩,父母却总是阻挠,威胁说如果没有大人在身边,就会有大灰狼把我们叼走。父母为了安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同时也把焦虑感传递给了我们,渐渐的让我们认为世界是充满危险的,是不安全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有了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父母为了安全还是习惯性的限制我们的很多尝试,代我们解决问题,而没有引导我们自己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在危险发生时,我们就没有能力真正保护好自己。
02直面失控,重新掌控人生
当我们只是凭想象掌控人生,就会在所谓的努力过程中走很多弯路,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越挣扎陷的越深、越无助的情况。
举一个例子: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设计师,在给一个客户设计方案时,客户对小王的设计理念不认同,三番五次的修改,让小王感到灵感枯竭内心被掏空。小王认为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自己不够自律,要向那些更自律的同事学习,认为只要精细管理好每一分钟就能重新掌控生活。而正是这种所谓的自律,把小王仅剩的心理能量给榨干了,感觉更无力、更失控了。这一过程的反复出现,让小王有了很深的挫败感,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很无能,陷入了恶性循环。
作者指出:真正能掌控人生的人并非事事都要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是在事情发生变化时可以从容面对;在目标实现受阻时能快速认清事实并灵活调整计划,而不是严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而变得情绪化、不理智,甚至为一时的意气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对于很多人普通认为需要高度自律才可以做好的事,真正能掌控人生的人完成得毫不费力,没有内耗,而且很开心、很快乐。
来讲一个马云三次高考的故事:大家对马云的成功有目共睹,这里就不加赘述。今天要讲的是马云掌控自己人生的故事: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第一次高考,马云的数学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之后还去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马云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从小说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放弃了。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于是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当个临时工,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三次高考的经历,成为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让马云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直面失控,重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03重塑后半生,活出有力量的自己
人生的掌控力就是一种心理能力,可以通过“心理健身房”这一工具进行锻炼。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也一样,同样需要实践、体验、锻炼;既要掌握心理体质的健康情况,明白特定的心理肌肉不强壮的原因,找到锻炼的方法,也要有相应的训练计划,一点一点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练习。
很多25到40岁的人都会面临或经历一个问题:泛中年危机。
举个例子:李女士27岁,结婚两年,没有孩子。和老公都在银行做柜员工作,工作了四年才转正。当同学们谈着自己当领导、涨薪的时候,李女士担忧的却是今年冬天单位是否多发700元的煤碳补助,让一家人顺利过冬。李女士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慎重分析:工作上,柜员的工作重复性强,日复一日,似乎一辈子都要看到头了。而且陆续有传闻,他们的工作很快就会被自动柜员机和非现金交易取代,他们可能要面临失业。考虑再三,李女士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更有发展前途的职业,一番摸爬滚打之后,再次成全了自己。像《我的前半年》中的罗子君一样,重塑后半生,活出了有力量的自己。
人生过半,上半场游离,下半场践行。每个人生阶段的风景都很美。就像《我的前半生》中贺涵的宝典: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除此之外,没有捷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重塑自我,过程一定很艰辛,但当我们逐渐掌控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那种感觉很安全、很踏实、很有价值,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愿我们都能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