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酷热,中午餐一个人正煮着苦瓜叶鸡蛋汤,楼上宋奶奶家端来了一大盘韭菜肉馅饺子,心中大喜,溢于言表,“真是绝配”,哈哈,一个饺子三口汤,美美独享了起来…
年过九旬的宋奶奶包的饺子,那可是王震将军每到海南视察农垦工作时,点名最爱吃的饺子,皮薄馅多味美,我谑称这是“最有良心”的饺子。
因为这饺子有故事,吃着吃着便冒出好些有趣的遐思。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人们包饺子和吃饺子时的心情和幸福感受,与现在的人们究竟有些什么区别呀?吃苦瓜的感受呢…?
我不由自主地细细体味起鸡蛋苦瓜叶汤满口清凉的滋味。不晓得是三亚天气炎热,还是我体热的缘故,从儿时起便很喜欢苦瓜的味道(也不知道第一次吃这苦时,是否也像其他儿童那样,紧锁眉头皱起脸,像个苦瓜的),而且认定越苦越好吃。对于熟黄了的,就不怎么吃了,总觉得那是变了味的东西,直到当了多年医生之后,仍从未考究这种执见是否有道理。
回想起来,我爱吃苦瓜,应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吧。我的家乡处热带河海交汇的崖州湾地区,港湾、大河、溪流交错,海产特别丰富,几乎天天吃鱼、虾、蟹、螺、贝等。这么说并非矫情,更不是炫耀,是实实在在的靠海吃海的“穷生活”,餐桌上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肉吃。那时找柴火也不易,为方便起见,常各种海鲜与蔬菜一锅熟,这么煮出来的苦瓜汤,想想都知道是什么味道了吧。海鲜少时,汤苦,我们便动用味蕾去找寻鲜甜的海味;苦瓜少时,汤甜,易口喝,我们便回味那苦凉的滋味…
虽然我爱吃苦瓜,但后来也少吃了,全然是因为苦瓜是最招虫、施农药最多的蔬菜之一的缘故。然而,苦瓜藤似乎不受虫子待见。去年开春踏青,我发现一片海南野生小苦瓜藤,花黄叶翠,茂然生长,蜂蝶纷飞翩迁,瓜如拇指大,未熟时青翠可人,熟了的变成橘红色一一娇艳若曦…后经引种成功。今用起懒办法,舍瓜取叶,观赏煮汤两相宜,又寻回那苦之味。
苦瓜以及其藤和叶子中的苦味素,有类似胰岛素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保健效果,而糖尿病患者中,多有过吃糖类物质、喜甜食。“甜”,竟然需要“苦”来救赎,天地造物真的好神奇啊!
我在想,艰苦的年代里,包饺子、吃饺子的幸福感受,定能增加人们耐苦的心力吧。
人生还真有点像苦瓜,无论您如何努力 ,都改变不了清苦的本味。没了那苦,人会颓废如:熟黄了的苦瓜,己走到尽头,而保有那本味,则心存清欢,生趣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