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鹿原》
2018年2.5更
2017年看了一半,在前几天终于看完了,挺厚的一本书
如果说要评价这本书的话,“大俗大雅”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词。书中有很多的方言和民俗甚至脏话,有关于一些带着一点封建迷信的传说或者习俗的描写
6日更
说实在的,读完这书并没有给我一种强烈的领悟到了什么东西的感觉,应该是读的过程中感悟比较多吧。
或许以后自己独处的时候,会记起“君子慎独”四字
7日更
嗯,这一本书的感悟更了三天……
打开简书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并不像其他的书一样看完有种很强烈的收获了什么感悟的感觉
但是你在看书的时候,确实是受了影响的,那些书里的情节,主人公的经历也许会让你以后在遇到某些情况的时候下决定会多一分从容和镇定,会让你的思考方式发生一些变化
嗯,读书的意义
《寻找无双》
王小波的书
的确担得起有趣二字,有时候也很讽刺,有种黑色幽默的味道
脑洞好大,很皮,还有种在看小黄书的感觉。
形容婚姻除了用坟墓,围城,还可以用柚木囚车,里头有心形的枷锁,
5月10日更
《我们仨》,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家庭生活,朴素的文字,很温情的故事。十分羡慕这样的婚姻了,一家三口,各自工作读书,饭后去“探险”,离别时记录下日常琐碎和思念,称作“石子”,再相逢时分享
钱钟书先生叫杨绛先生“绛”时真的甜死了
2019年1月2日更
停更好久了,今天要写总结才想起过来写一下。
前段时间看了《人间失格》,大概是在比较孤独的时候看的吧,看前面的时候会特别想读出来,于是在soul上面找人给人念书,还莫名给了人温柔、孤独且酷的印象......罪过罪过。但实在没什么共鸣,越看到后面越是觉得读不下去了,到了现在,我都记不得有些什么内容了。
《月亮与六便士》,读外国的名著还是有点费力的,人名也记不住,思维也不太一样,花了些耐心看完了,其实看完之后感触挺深的,有人可以为了梦想舍弃一切,大概不能仅仅用三观来局限吧。“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还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句话——“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在追逐六便士的道路上,别忘了偶尔也抬头看看月亮,别忘了去找寻生活真正的意义。
因为睡前老是想东想西的,为了让心静下来,在kindle上下载了《飞鸟集》,有一首诗挺喜欢的
“Once we dreamt that we were strangers.We wake up to find that we were dear to each other.”觉得特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