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算是近一年来的文学作品爆款。买了很久,一直没看。对于这类很确定会打动内心、并契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作品,总有种舍不得看的心情。
一方面害怕太过准确深刻的表达,难免让人心情沉痛抑郁;另一方面,也实在很珍惜这样用血泪、用天才成就的毫无匠气的作品,看一本少一本的感觉。
果然是拿起就不想放下的书,阅读过程数度落泪。在娱乐至上的时代,沉浸在悲伤、严肃的故事和话题中,虽说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的矫情,却是自己非常珍视的体验。
个人而言,我是早已过了残酷青春的试炼、如书本推荐语中史航所说的“危机四伏的成长”的年龄段,但对作者的每一分痛感同身受。
可能感同身受这个词都太自得太轻浮了,旁观者如何能得知亲历者的苦痛、忍耐之万一。
这也是我一直对怀念青春、歌颂青春的姿态唱反调的原因,去除掉怀旧滤镜,青春期毫无疑问是人生最暗流汹涌难以把握的阶段。不值得怀念。
作为一个养女儿的妈妈,这种凝视深渊的感觉会更加重几分。并陷入一种纠结,不知道这本书、或者这一类残酷物语,要不要给她看,何时该给她看。
但我并不想讨论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合理方式,或者整个教育系统、社会制度的漏洞,只是从很微观很个人的角度,讨论我作为妈妈,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被打痛的地方。
可能,你也会痛。
首先,对于文学的态度。
如果从都市小报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讲述的就是成年教师诱骗未成年学生的花边新闻、法制故事。
但作者的深刻和冷静在于,她仿佛一个局外人,跳脱出来看着自己挣扎,看着自己陷入文字之监狱。
尽管诱奸者的情话时常显得拙劣,但如思琪所言,自己对文字有着“最下等的迷恋”。
直接一点、俗气一点概括,如果没有对文学的品位与兴趣,没有被少女们视为精神飞升时刻的阅读和作文课,房思琪没有可能在极其年幼时被黑洞吞噬。
第一次知道砒霜是因为包法利夫人而不是九品芝麻官,这是她们与其他小孩的不同。
我已经知道,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
反正我们相信一个可以整篇地背《长恨歌》的人。
而同时,李老师任自己的女儿笨:“因为他最清楚,识字多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这些词句,真是让人心碎。
对美丽的迷恋,最终成为屠戮自己的武器。房思琪、或者作者林奕含,用自己献了祭。
对待文学的兴趣,很大概率会促使孩子早慧。从书本上获得的二手经验、体察到的世事人心,让这部分少年、尤其女孩的内心之锁极为精密,一旦遭遇不可言说的痛苦,就成了死局。
你很难要求一个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两鬓霜,一客行,新绿衬酒红”的动人意境,拥有对文字、对美好的敏锐洞察力的同时,又能在缺憾面前坚强一些、大条一些。
这真的是两个相反方向。
从自私的角度出发,真希望世上的小天使能够有足够的“钝感力”,就算遇到痛苦挫折,也不要无止境地反刍,不要猎杀自己。
但同时又不希望他们损失掉敏感的心带来的审美享受。
是一道难题。
其次,女性之间的互助。
文中主要的三个女性角色,房思琪和刘怡婷是“精神上的双胞胎”,俗称的闺蜜;伊纹姐姐是承担着自己的悲剧,同时了解她们、爱护她们、引导她们的成年女性。
三个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互相扶助、互为镜像的关系,实在动人。
一开始,两个小女生的世界就是:好险有彼此。否则她们就要被自己对世界的心得噎死了。
在思琪在水火中辗转五年、即将崩溃的边缘,十八岁生日之际,怡婷和伊纹姐姐通过文字,表达了一切的关怀和疑问。
怡婷写:我好像一个沿着休火山的火山口健行的观光客,而你就是火口,我眼睁睁看着深邃的火口,有一种想要跳下去,又想要它喷发的欲望。
伊纹姐姐写:我想告诉你,无论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从小得像蜉蝣,到大得像黑洞的事情。
房思琪被“自尊这根伤人伤己的针缝起了嘴巴”,她当然没有说。
只是“随身带着这两封信”,“低下头用指腹描摹信上伊纹姐姐的笔迹”,哭了还说“没事,我只是太幸福了”。
这一幕让我痛彻心扉。
闺蜜情是近年被所有渠道用滥的梗,但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女孩们之间深重的爱和信任。尽管在彻底的黑暗面前,三个女孩显得脆弱无力,但她们之间的默契与了解,对对方痛苦和隐私的尊重,包括她们的存在本身,是房思琪能看到的唯一的微光。
房思琪的妈妈,理论上来说和她最亲密的女性,却在漫长的幽暗岁月里严重缺席了。对此不作批判,也无力对如何建立健康、开放、有扶持性的母女关系发表任何见解。这就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一种。谁都无可否认无法逃避。
让人动容并产生希望的是,在房思琪精神失常之后,伊纹对作为“幸存者”的怡婷说: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付出的努力。
我想这也是作者林奕含的创作独白,她把全部的生命力倾注在这本书里,是想把自己经历的月亮背面的故事告诉大家,让更多的不幸有可能被指认,让更多的女性得到鼓励和救赎。
最后,对于真正的痛苦。
这个时代,感觉社交媒体把很多东西都稀释了。很难看到真正的快乐与真正的痛楚。无关紧要的小事和细节,频繁引起让人侧目的关注。真正重要的议题却乏人问津。
每个人都在表达,但字面上的抱怨,很可能只是撒娇,甚至隐隐的炫耀。
比如前阵子的“隐形贫困”,类似这样哗众取宠又空洞愚蠢的概念,迅速大行其道。
兜兜转转,最后不过是为了展示优越感。让人厌倦无比。
我们能否认,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真正严肃而又紧急的问题吗?还有很多人,在承受着残忍的罪行吗?
书中的另一个受害者在检举了老师的所作之后,收到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广泛的恶意。受害者们领悟到:
在这个人人争着称自己为输家的年代,没有人要承认世界上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家。当赤裸裸的痛苦端到他面前,他的安乐遂显得丑陋,痛苦显得轻浮。
网络上看到的一些故事,妈妈为女儿伸张正义的惨烈过程,我想任何做母亲的人,都无法不被震撼。
每个人都成为斗士并不现实也无必要,可在日常的安然与享受之外,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和警醒,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有愚蠢的自信和优越感:我可不是什么好欺负的边缘弱势群体,我是中产!我有房子有人脉!我会上网!
别忘了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是文明程度不低的台湾,房思琪的家庭,可算富裕阶层了,她就读的中学是名校,班级是“资优班”。
之前爆出的陈年旧事,发生地可是我们心中的圣殿北大啊!
你有信心把孩子的生长环境筛选得超过以上这些条件?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当你对她人的痛苦施以冷漠,当你身为女性却仍然对女性多加苛责,甚至当你认同,“男的怕什么,年龄越大越俏,女的嘛,还是要趁年轻嫁出去”这样的价值观,没错,你就是在帮助李国华们,在滋长社会性的性别暴力,在助纣为虐,在往即将崩塌的雪山再放上一片雪花。
希望,一切都能改观。
希望,林奕含的努力没有白费。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