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问题如果没有引起注意,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去思考,就好像我今天所提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别人的文章阅读量过10000,而我的还不到100?
诚然,文章是要写出来给别人看的,而阅读量往往直观地反映出你的文章的可读性和受欢迎程度。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写得好的文章阅读量都不会太差,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写出来的文章别人看都懒得看一眼,说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就拿我自己来说,在简书上已经写了一年多的时间了,按理说一年的积累应该聚集了大量的粉丝和人气,事实上我写出来的文章常有一种门可罗雀的冷冷清清。
我看到其他作者的文章被推上了首页,再看看自己,不禁追问:为什么别人的文章阅读量过10000,而我的还不到100?
在这样一个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时代,唯独有真正的猛士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写作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对写作还有一些更高的欲求,比如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希望可以通过写作赚取收入,成为斜杆青年。
那么,在这个依靠流量生存的时代,不能再做默默无闻的码字者,我又想到了鲁迅先生说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回到主题:为什么别人的文章阅读量过10000,而我的还不到100?这个问题近几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思索一二,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感,不曾想一觉睡醒,好像想清楚了某些问题,瞬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1、阅读量少是因为我的影响力不够
试问一个刚刚开始写作的新手我们又怎么能奢求他有多大的影响力呢?既没有巨头大咖的推荐和背书,也没有成群成群的粉丝,无人问津,寂寂无声,所谓的“羊群效应”也就难以发挥作用。
那么影响力又从何而来?更多是写作背后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个人的经验、阅历和思考,还有必要时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是否是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领域的权威……
其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这些关于影响力的问题:
1、我的文章可以带给读者什么有用的东西呢?
2、我的文章和其他文章相比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3、我的文章在什么地方可以最大程度地引起大家的共鸣?
4、我的文章所传达的内容有多强的可信度?
……
如果不能想清楚并且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影响力远远是不够的,因而阅读量上不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一个人一直在盲目地自嗨
我见到过许多每天坚持写作,还要用打卡来督促自己的朋友,他们的这一份坚持很令人感动。同时也伴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容易陷入到一个人的自嗨中去!
毫无疑问,那些咬牙坚持写作的人,最终最有可能的是感动自己,每每回想到自己,在下班后,料理完家事之后,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来码字,那是多么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啊。
于是,我们的目标就仅仅局限于今天写完这一片800或者1000字以上的文章,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给今天的自己一个交代,随后心满意足地睡下,迎接第二天的写作。
这样一来,就陷入了属于自己的思维怪圈,写出来的文章无非是在追求个人心理上的满足感,自娱自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我的读者他们的阅读感受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文章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吗?
没有构思,没有修改,没有打磨,只顾一个人写的爽,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显得多么地自私而又可爱——我把它称作是盲目的自嗨!
3、拒绝升级,原地打转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驴和马是好朋友,他们从同样的位置出发,一年后再相聚,马对驴说:“我这一年走了五万公里,看到了四季的变化,领略了山川大河的美,征服了大沙漠,还在大草原上快乐地奔驰……世界那么大,为何不与我一起去看看?”驴感叹了一声:“哎,其实我今年何止走了五万公里,然后指了指旁边的磨盘,只是我每天都是绕着磨盘一圈又一圈地打转而已,我知道自己很努力了,只不过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直用原有的模式,原有的路径,原有的思维,原有的写法……那么和原地打转的驴又有何区别?
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走出舒适区,不断升级自己的写作思维、技巧和方法,才能够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所以,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今天写的文章和我一个月前,三个月前,甚至一年前相比有哪些进步和成长?如果没有,或者微乎其微,对不起,请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我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我体力上勤奋,但是脑力上十分懒惰,我拒绝升级,原地打转!
如果写作是一种技能,你真的需要刻意地练习,看看别人的额文章,再看看自己的,为什么别人的文章阅读量过10000,而我的还不到100?
在不甘之余仔细想想,“知耻而后勇”,方能摆脱瓶颈,突破个人的的天花板,完成自我的迭代升级,用实实在在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努力不仅仅为了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