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一天三顿饭奶奶的“召唤”
“晶晶,晶晶,回来吃饭,你个挨炮子的(这句是老家方言骂人)跑到哪里去了!”每到饭点,就能看到奶奶端着碗站在院子门口“召唤”我,嘴里一直骂骂咧咧。
奶奶做的饭出奇的“难吃”,少油少盐,上顿下顿必不可少的就是洋芋,早上洋芋稀饭、中午洋芋蒸饭再配个土豆丝、晚上搞不好还来一顿洋芋拌汤,泡菜和浆水菜是我家必备的下饭菜,所以在家我除了不爱吃饭其他啥都想吃,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我瘦的皮包骨头,我的另一个外号“瘦猴”也是这么得来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好不容易买了一块肉,肉做好了等爷爷回家一起吃,为了保温就把柴火弄小继续燃着,爷爷回家一揭锅盖发现肉全焦了,可能是时间太长或者火变大了吧,反正那天我挺伤心的,那可是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吃到的一顿肉啊。
我没得选择,饭菜再清淡简单也得硬着头皮吃,爷爷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他甚至会在去厨房加饭穿过走廊的时候,故意扭秧歌哼小曲,把正在吃饭的我和奶奶逗的哈哈大笑。我家一日三餐离不开土豆,也是因为土豆是奶奶的最爱,甚至有一次半夜12点多了,奶奶饿了,居然起来蒸了一锅土豆吃,吃饱了才继续睡。
其实那时候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时常寄钱回来,经济也不至于那么拮据。只是爷爷奶奶细(老家方言,意思是节约)了一辈子,他们已经习惯了。没结婚之前,爷爷家兄弟姊妹4个,他是老二,老大参军,老三、老四尚小,他挣的钱要供养一家老小。奶奶家兄弟姊妹7个,她是大姐,生活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在他们那个年代,只要能吃饱,就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幸运的是,三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帮厨”(农村办酒席要请厨子,帮厨相当于助理),同样的菜她做出来就变得特别好吃,而且三婆家就在我家前面,距离不超过50米。我小时候机灵乖巧、听话嘴甜(小小自夸一下),幺爸幺妈(三婆的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也还没生小孩,三婆从小把我当亲孙女一样看待,每次做了肉或者什么好吃的,都会叫我去“蹭饭”,她常开玩笑说让我每个月给她交伙食费,以后她给我管饭之类的话。我的童年,离不开三婆的“小灶”。
现在的我,厨艺相当不错,一有时间就变着花样给自己做好吃的,也不觉得做饭是什么难事。其实也不是奶奶做饭真的“难吃”,她肯定也知道多油多肉有多香,再或许,她可能也并没有那么爱吃土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