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越深,就越喜欢把事情说清楚,似乎心里的一切想法都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理解。就像每次我对女儿说,我很爱你,她都回我一句:我还行。意思是我对你的爱一般般。每次我都想跟她争论一下,想告诉她我对她的爱具体表现在那里,那些爱的程度是如何浩瀚恢弘,甚至可以包的下宇宙。但是她不愿意跟我争论,她不在乎我的那些话是不是让她感动,她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拒绝。而且,那种无所谓的态度真是看不到任何情绪的。
今天早上她跟我道别,要去上课。我抱着她,说:我爱你。她又像往常那样回答我:“我还行!”。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想表白什么了,我告诉她:其实我也还行,毕竟我想了一下,空气和水对我才是重要的吧。她似乎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一点点沮丧,等到的不是我的辩解,而是我的不在乎。
争论是一种好事,因为都还有种在乎的态度在里面。为了工作争论,为了举措争论,为了目标争论,为了某种形式争论。高情商的说法,争论就是思想的碰撞,是头脑刮起的风暴。争论是某种激情的宣泄,是真情实感不加掩饰的表露。
我儿子很喜欢跟人争论,当然我说的是,跟我们做父母的争论。我不知道他在学校跟同学之间是怎么表现的,但是在家里,他真的是伶牙俐齿,咄咄逼人,只要一进入争论,就好像开挂了,火力全开,说起来滔滔不绝,强词夺理,好像所有的技能全部用在这方面了。
起初我不能接受他这样的腔调和架势,我认为一切的争论都是有依有据的。但是后来我发现,也许我们家长自身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怎么可能要求他有那样的表现呢。遭遇过几次跟他的争论后,我发现争论似乎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样,充满建设性。我发现我们之间的争论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让一种情绪找到出口,那种互相不太满意对方的情绪。
我见过儿子和女儿之间的争论,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儿子的完胜结束。但是有一次,我听到女儿用一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跟他对攻,最后儿子承认自己输了。我从女儿那场争论中,体会到在争论中,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平静,至关重要。这种彼此双方克制冷静的争论,往往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但是我又害怕,如果大家都要讲究心平气和的争论,最后是不是彼此就不再交流,不再沟通,不再把真情实感自然的流露出来呢?如果哪天儿子只顾着看书,不再跟我们发生观点的冲突,对于一切的提议都心不在焉的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那么,我的心情又该是如何的失落。
相反,现在我女儿的性格,少了哥哥的那种狼性,而是有太多的佛性。她基本上不太参与争论,只要是我们说出一点点忤逆她的想法的观点,她就会留下眼泪,用另外一种方式要我们妥协。我当然对她的这种做法保留我的想法,我更愿意她像哥哥那样,敢于和我们争论一下,哪怕没有什么依据,用语言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也好,而不是单单的利用神情来表达。
跟子女争论,在我看来,是做家长的一种两难,有时候需要压制,有时候需要鼓励,这其中的分寸,一定要好好把握。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让孩子学会争论的技能。不会争论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到了成年,还会躲在想象的保护罩里,不能客观看待社会。只会争论的孩子,会在争论中迷失方向,享受争论带来的那种成就感,从而变成一个很小格局,斤斤计较的人。作为家长,要在这两个极端中找到一条路,引领孩子认识和掌握争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