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于《画禅室随笔》中记一则:
古人诗语之妙,有不可与册子参者,惟当境方知之。长沙两岸皆山,余以牙樯游行其中,望之,地皆作金色,因忆“水碧沙明”之语。
所忆者,乃钱起《归雁》作,录如下: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清怨却飞来。
起以问句,宛见其人睹雁群翕然凌空,仰首喃喃,浑然不解:潇湘之地,其水碧,其沙明,苔生两岸,阒寂清幽,然竟何以弃置不顾,翩然飞来?
或当清夜,月光皎然,湘灵抚弦,为作悲音,声闻两岸,雁不能胜。则夜之寂寥,怨之凄切,弦之动人心魄者,曲曲可传,历历如见。
愁心一片,非为乡思,不是悲秋。
尝读宋人曹勋《湘妃怨》诗:“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觉文与境合,清怨渺渺难解,是以雁闻之归来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