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想着以后还有机会,可命运却从不给时光回溯的机会。
常听身边的人说:“如果当年我勇敢一点……”、“如果我不是选择了……”伴随着一声叹息,你总能感觉到他心中那无法诉说的遗憾,连呼吸都痛。感叹自己那些年破碎的梦想,那些错过的菇凉,那些一步之遥的机会,那些未曾去看的风景。被现实、被工作、被孩子房子车子一项项拖延,我们常常被迫做出选择,或依据经验,或依据教导。聪明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的选择更好,依据的却是深思熟虑,看起来就和天才一样。
决策阻碍
001 思维狭隘,天才总能于不可见之处看见不一样的东西。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曾经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有人嘲笑爱迪生为灯丝找材料失败了一千多次时,爱迪生自豪地说:“我已经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合适做灯丝。”他们总是不会陷入“非此即彼”的那个思维峡谷中打转,总是能站在峡谷之巅去看风景。
002 证实倾向,我过去就是这样的人,习惯去寻找符合自己判断的信息并加以放大,忽略与自己判断不同的信息。内心膨胀,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很难听进别人的话语。直到遇到一些接连的困阻,才知道,生活就像高山一样站在那,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很庆幸自己看见了那句话,“当才华还撑不起梦想的时候就去读书吧”。读的书越多,觉得那山越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向往之,身相随之。
003 短期情绪。好好说话,控制情绪是我16年以来一直对自己的要求,在情绪激动时做的决策,多数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修正,甚至成撼。
004 过度自信。这个是我所没有的,准确来说,我一直在增强自己的自信,去更好的表达自己。不可自负,但须自信。
四步决断法
001 拓宽选择空间,思维不局限,发散思维,从一个“非己即彼”的选择,用“共赢”的思维去拓宽更多的选择。
当我们接到一份新任务时,时间紧,任务重,是选择珍惜时间马上就做还是不做无谓努力,直接放弃?
如果放弃做这个任务,是否可以找谁帮忙呢?去完成它呢?
请教一些做过的同事,在同事的帮助下有没有可能完成呢?
是不是可以直接向老板申请,需要同事的帮助呢?
打破思维狭隘,去寻找更多的可能。
002 放到现实检验,饭团是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之所以毫不犹豫的包年仅仅是因为信猫叔,不仅是猫叔的口碑,更是他一直带来价值而拥有的信任。
003 留出一断距离,距离催生理智,格局要大,眼光要远,思考问题不仅在当下,更要看见他的长远影响。天天在家葛优躺固然舒服,但是如果将这段时间用于读书健身,则一年、三年……之后的我们必将感谢自己。
004 做好各种准备,充分预演各种可能,才能在事到临头时从容应对。《小时代》里的宫洺永远准备着Plan B,即使是在拿到错误的稿纸,依然能有一场动人的演说。
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虽然很多选择很痛苦,做出改变更痛苦。我选择去热爱这些痛苦,只是相信,以后的我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像一个天才一样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