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老家了,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九年没回村子里。爸妈去年初从县城搬回村里,住进了那座渐渐老去的房子。在他们眼中,这像是一种退场-带大了孙子,像是完成了使命,接着就被“归还”给了这片土地。往后的日子,他们总觉得黯淡。可在我看来,这却更像落叶归根,是绕了一大圈人生路,终于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村子里很静。偶尔见到几个人,多是老人和小孩。妈妈说这是暑期,还有孩子回来村里,等一开学这里就彻底静下来了。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村庄,炊烟按时升起,人声、犬吠、牛羊归栏、鸡扑腾着翅膀……整个世界是沸腾的,是嘈杂的,但现在时间好像遗忘了这个村子,很慢也很静,慢到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流逝,静到能听见各种虫鸣,一声接一声。
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蝴蝶采蜜;仰头可以看到蟑螂爬树、白云在蓝天上飘过;晚上不用拉窗帘,夜晚不再需要拉窗帘,拉或不拉,都是同样深沉的漆黑。躺在炕上,透过窗户看密密麻麻的星星,亮晶晶地铺在黑乎乎的天上;伴随着爸妈时不时的梦话和呼噜声。
村子里唯一的小卖部也关掉了,小儿子从苏州背回来的零花钱没有地方消费,于是乎,每天都缠着姥爷开着他的三蹦子去隔壁村消费,来回一个小时的路程,他好像找到了新的乐趣,以至于舅舅开车来接都不坐,一定要坐三蹦子。而我坐在车后,望着前方开车的人满头白发被风吹得凌乱。到这个年纪,回老家还有爸爸亲自开车接送,心里突然被一种很厚实的幸福感填满。那是一种奢侈的温暖。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一切都好大,各家各户的围墙都很高,怎么踮脚都望不进去。如今再看,墙好像变矮了,墙内一切都尽收眼底。新农村建设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再不像从前秋天那样,只要一场大雨,土路被牛羊踩得泥泞不堪,有时候一脚陷进去,要费好大力气才能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