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过开班典礼时,又一次重读了«犟龟»,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情绪缓缓升起,却并不炽烈,但最后进行生命编织的讲述时,却又一次湿润了眼眶,当讲述到«犟龟»就是我的故事时,一度哽咽。
不得不说,自从遇到全人之美课程,遇到真正美好的故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也会如此情不自禁地被感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情绪来得如此汹涌,原来我的角色自居如此深刻。我想,这大概就是当初我仅仅一次就从众多故事中选中«犟龟»的原因吧,我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
我想,最最真切的教育,大概就是教师将某种精神活出来,然后经由自己的状态,在一天天一年年的教室生活中,用自己的状态去影响学生的状态,从而,让学生也无限贴近这个故事这种精神的本质。
这就是雅思贝尔斯所说的: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然,这也是干国祥老师自新教育实验开始,便提倡并不断实践的“缔造完美教室”。
我所理解的缔造完美教室,就是教室和学生在一间教室,在有机的课程系统的引领下,经由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穿越一次又一次发人省醒的旅程(这旅程可以是故事式的、隐喻式的,也可是真实的生活经历),最终将某种美好的精神状态活出来。这边是新教育和南明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将某种精神真正地活出来,何其难却何其重要!!!我认为,对于教师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课程,而是对于自我的体认。无论我们在怎样的课程当中,如果教师的生命是不自觉的、是混沌而不自知自省的,那无论课程本身如何美好,都难以被告知,更别说将课程之美好带到教室,带给学生。
所以,教育需要的是自觉自省的精神上的自由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者的自我觉察和自主调试,显得极为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自觉自省呢?
我想,不断反思和记录,是最有效的手段。经由记录我们能够透过文字的梳理,疏通自我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逐步反思和体认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尝试去理解他人,培养自我觉察的习惯、在一次次的自我觉察中,培养自我体认的敏锐度。这,应该是完美教室中教师必不可缺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