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6月18日 18:00-18:50
地点:团结湖剧团排练场地
参与者:小爱,九儿,泓一,雪碧,阿筱,海带,园园,三黃
小爱端来一篮子木圆球,实心的,每人拿一个,看看怎样可以让木球发出声音,每人一个创意,其他人模仿:
轻敲张开的嘴,嘴里发出声音(像用手掌打哈哈那样);
轻叩牙齿;
摩擦裤子/地面;
手指抠球面;
坠落撞击地面;
球拍手掌;
对着球吹气。
然后,每人把刚刚的创意稳定到四拍,再来一轮。每一轮,大家都有即兴的旋律和声出来,自由,很多风格。
在四拍的节奏里,在圆圈内一起向右传球,一开始大声数着拍子,后面小爱提醒我们在心里默默数拍子。
传递过程中,也有即兴的音乐出来。之后,尝试了反方向传递(向左),并尝试在稳定的大的节奏内,去做一些小的多样的节奏变化。
最后,我们分享了一两个“花样”,其他人模仿体会。
*讨论和分享:
小爱:喜欢“圆”,比如围圈、传递、圆球,都与之契合。下次会带大家唱一首非洲歌谣,关于爱和能量的传递。
蛮惊讶今天大家从木球上玩儿出这么多声音创意,并且有丰富的即兴哼唱。很多好像是身体自然而然带出来的。
泓一:期待通过音乐来帮助打开身体的不同部位。对于有些人来说,相对于文字或其他艺术形式,也许音乐对TA的触动会更大。
三黃:刘若瑀在加州接受果托夫斯基的训练时,几乎每天都要唱三四个小时的歌,一首海地的歌(阿筱补充:刘有一次在唱歌时,觉得自己唱的是对的呀,可老师一直提醒自己“Listen”,去听,听,听)。边唱边做身体的训练(例如波浪),不停地做,不停地唱,有时候甚至虚脱昏过去。
他们在山里训练,有静有动:看到石头成为石头,看到树成为树;在山坡行走,便俯身与山同起伏,与路同蜿蜒;夜里,在山中奔跑。
好像身体和声音是分不开的,一个自由打开的身体,声音,音乐会自然地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