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追求个体健康问题上。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每每门庭若市,一个医务人员常常要应对几十个患者,医疗体系明显存在着供需矛盾、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由此引发的“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等社会现象也日趋严重。
医者仁心,中国医学强调“医乃仁术”“医患诚信”。就职于重庆某三甲医院的青年医生王博,在看过众多焦急求医的患者脸庞和体会到医务人员繁重的医务工作后,于2015年倡导发起了“重庆市渝中区爱心助医志愿者协会”,希望通过各界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与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之间搭建起一个平台,便于彼此沟通交流,提高就医效率。
爱心助医志愿者协会以“助患者就医,助医生行医,助社会懂医”为宗旨,自成立以来,秉承“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还”的公益理念,吸引了近两百名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助医的志愿活动中,平均每月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小时。现今,协会已招募公益医生三十余人,组织开展培训讲座13场。
在各大医院,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咨询台前,围着一大群人,焦急地向医务人员问询着种种问题,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如无头苍蝇一般,手里拿着就诊资料,慌乱地奔走于各个窗口或是各大科室。
每天到医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而提供咨询、协助就医的医护人员却十分有限,供需的不平衡造成部分患者“就医难”,看病体验差。为此,爱心助医志愿者协会专门开展了“杏林助医”志愿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医疗机构帮助医务人员分担导医服务工作,为前来就诊的患者送上贴心温暖的医疗指引服务。
“杏林助医”志愿服务包括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咨询,指引方向;指导患者进行自助挂号和自助取化验单;协助有需要的人借轮椅、帮忙搀扶老弱病患;发放医院宣传资料及健康教育资料,收集患者意见建议等。“杏林助医”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众多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好评,他们的笑脸是爱心助医协会志愿者们坚持公益道路的最大动力。
除“杏林助医”项目外,爱心助医协会现开展的常规项目还有“健康管家”和“爱溢夕阳”,“健康管家”主要为爱心助医志愿者协会会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爱溢夕阳” 则侧重于为老年群体送去关怀服务。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一群人的力量却足以为有需要的人送去及时的帮助与温暖。爱心助医的公益之路才刚刚起步,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助医大家庭,聚焦“助患者就医,助医生行医,助社会懂医”,共同搭起医患关系的“和谐桥”,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