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日谈 第29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三章
【原文】
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注释】
①子贱: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也是孔子的高足。
【翻译】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好品德的呢?”
【解读】
环境造就人,人可以改变环境
我们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的环境,可以塑造一批批英豪,也可使一批批人变成危害社会的人,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你顺天而行,就可以少走弯路,你逆天而行,你就走向失败。当然人也可以改变周遭环境和一部分人,但这是建立在顺天地之行和行仁的基础上,否则只能越加以改变,越起反作用。
子贱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弟子,在所有弟子中是德行很高的弟子之一,孔子对他很是欣赏。
宓子贱其人,与他有关的两件事,一是掣肘的故事,二是治理单父。掣肘的故事是说,鲁国国君任命曾在朝廷为官的宓子贱去管理单父,但是宓子贱很是担心,因为他在朝廷时的许多谏言都没有被鲁君采纳。一旦离开朝廷,深恐有人在国君面前诋毁自己。于是,他请求带两个副手赴任,这两个副手都是鲁君的亲信。到了单父,地方官拜会宓子贱,宓子贱让副手书写拜会人员名单。在他们写字时,宓子贱故意掣肘,让他们写不好字,然后又以他们书写凌乱为由大加斥责。两人不堪其辱,回到朝廷,向鲁君汇报这一切。鲁君听后,明白了宓子贱的用意,派人告诉宓子贱,准许他全权治理单父,朝廷不加干预。第二件事是说,宓子贱自从到了单父,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在,似乎根本不理政事。可是让大家吃惊的是,单父地区却慢慢地兴旺起来,并且没过几年,便人心安定,经济富足。对此,他的前任非常疑惑,就询问其中缘由。子贱解释道:“你治理单父时,靠的是一个人的力量。事必躬亲不但会让自己疲惫不堪,还可能忙中出乱。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靠众人的力量去完成治理,这样才能疏而不漏,轻松把握全局。”
从这两则故事来看,宓子贱是个智者,也是一个贤者。关于他的道德,世上没有记载,不过,由孔子对他的赞许来看,他的道德应该比才能还高。
孔子这几句话,重点不是夸赞宓子贱,而强调君子的出现和他的成长环境的关系。孔子认为,宓子贱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成长为才能智慧高超、人格道德完美的人,与他所在的环境不无关系。宓子贱是鲁国人,鲁国在当时是君子之国,贤人众多。正是在这些贤德之人的影响下,再加上个人努力,宓子贱才修成杰出人才。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将直接影响到其道德修养的高低。这就像《晏子使楚》中所说的那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人文环境的好与坏,可以影响到每一位处在成长中的人。
只有我们拥有良好的社会和人文环境,才能造就一批人,才能使自然和人更和谐。相反,我们对自然加以破坏,人人心浮气躁,道德沦丧,不但不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还会将其引入歧途。若想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我们就必须行仁政,讲诚信,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