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里,我带着儿子准备与同事们一起去广州玩。
出发前,儿子根据行程将自己需要带的物品列了一份清单,并一一准备好。不仅如此,他还细心地准备了路上要用的水杯、纸巾等物品。临睡觉前,他走到我房间提醒我不要太迟睡,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发。
到了机场,儿子主动要求推大行李箱,我怕箱子太重不能胜任,婉言拒绝了。他不管我是否同意,从我的手机拉过箱子就往前走。
飞机上,儿子怕我恐高,贴心地问我是否需要他坐在靠窗口的座位。当我告诉他我不害怕时,他才打消了坐窗边的念头。不一会儿,孩子就闭上眼睛睡着了。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我的心弦很温柔地被牵动了。
那一年,我与他爸爸的感情出现了危机,离婚成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为了让伤害降低到最小,那一天我们瞒着他办理了相关手续,并还是以家人的方式对待彼此。
在普通人眼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走向偏激,不懂得感恩。他还不会成为人们口中那个问题孩子吧?
虽然儿子的扶养权归爸爸,但每周末不论工作多忙,身心多么疲惫,我都坚持回家陪他一起玩,给他讲绘本故事。我分享着他的快乐,分担着他的痛苦。
记得暑假里的一个傍晚,正在客厅中玩耍的他突然流鼻血,当他面色苍白地告诉我他流鼻血时,我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但当他的鼻血汩汩往外冒时,他慌极了,问我为什么会止不住。我强装镇定,告诉他先用常规方法处理,如果不行再去医院。见他恐惧不安的样子,我安慰道,医院就在对面,几步路,那里有医生,你根本不用害怕。再说,妈妈一直会在你身边。孩子听了这句话,才稍显镇定。
到了医院见黑漆漆的门诊一楼已没有人走动,见孩子的鼻子处塞着的纸巾早已被鼻血洇成红色,我心急如焚,但外表却装出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怎么办?我的心里七上八下,此时真恨不得自己有凌波微步,这样就可以早一点找到医生了。
我一边安慰孩子不要紧张,一边步履匆匆地往住院大楼走去。到了住院部,见办公室里有一位值班医生坐在里面。我将孩子的情况一说,医生建议要找五官科医生。那一刻,我像一台已经在火上煮了很久的高压锅即将煮干的高压锅,只要再过一会儿,我将要爆炸似的。医生见我很着急,帮我打了电话,打听好对方所在的地点后,我又带着他往指定的地方奔。
直到见到医生,了解孩子的流鼻血的原因后,我悬着的那颗心才落地。
回想过往点滴,再看着眼前的他如此贴心,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平一些。
都说离异的孩子性格容易走极端,幸运的是他没有变成人们口中那个常见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