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书的好处优点,我们可以列举一大串,譬如什么增长见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等等。最近,我更是觉得,看一个人的书,便是在和一个人交流,了解他的思想观点,从他的文字中,或许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思考自己切身的状况。有时,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场景,便能引起自己深深的共鸣。
最近看书时,看到作者写自己父母会了微信后,给远在异国的她发生日祝福,偶尔还有些调皮的表情。看到这,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有一种想教他们用微信用智能机的冲动。但我知道,这有困难。
前面一段时间,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总有人在空间朋友圈发着祝福父母的动态,于是便出现了一大堆人的调侃,说父母根本不用微信扣扣,这些都是伪孝。对啊,我们很多父母,其实都是普通人,他们忙于挣钱养家,根本不会这些貌似有点“高科技”的东西。
还记得,他们有了第一部手机时,战战兢兢地只懂得打电话,接电话,不用时把它如神般供着,怕摔着磕着它,怕不小心碰到哪,拨出了不该拨的电话,比如110。这是农村人的通病,他们甚至不会简单的各种设置,更不用说上网聊天什么的了,连存个号码,打个名字,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
父亲的第一部手机是一个几百块的诺基亚,用了许久,简单的构造,却还是没有弄清楚,或许准确说来,是没有用心研究过。母亲更是如此,她的手机,真的除了打电话接电话,没有了其他的意义。一次,我耐心教她如何用其他功能,说可以上网聊天,母亲总是觉得太麻烦记不住,事实也果真这样,哪怕教会了一次,却又转眼忘记了。
现在,手机越来越流行,可我的父母,还是一如既往地用着那简单的“老人机”,过着简单的生活。和我们的交流,还是用着最初的电话方式,我感觉甚好。每周,我总会给他们打电话,问问他们的近况,说说自己的生活趣事。而我周围的人,大多是靠网络和父母联系着,萌萌的表情,每天的聊天,这,逐渐也是我所向往的一种方式,我,竟然动了想让父母学会用微信扣扣的念头。
我竟然这样自私,忽略了真实的情况。
我的父母,每天做着辛苦的工作,每天除了做工就是睡觉,那有时间在网络里悠闲。我却想着用网络来弥补我单方面的对亲人的念想。身为子女,我不应该以他们为主吗,考虑他们的情况,从他们出发,让自己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眼睛,他们的拐杖。
关于联系,最初的方式,一通电话,熟悉的声音语气,也不差于那些调皮的表情。曾经,我给父母发了关心的短信,告诉他们我爱他们,母亲立即打来电话,告诉我她看到了短信,这种偶尔的小感动,难道不温馨感人?
不用微信的父母,就让他们保持最舒适的状态吧,不需要跟随我们而改变。即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有我们,待在我们的后面就好,我们会是他们的前方,他们最依赖的力量。
这样便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