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有没有办法用一个确定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呢?
当然是可以有的。
除去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多数普通人的价值,其实很容易衡量。衡量的指标有且只有一个,就是你在劳动力市场上,到底能值多少钱?
其实你工作的公司,早就已经给你明码标价了,就是你每个月能赚到的月薪。
因为没有哪个公司,会傻到给你的每个月工资,可以超越你能给公司带来的价值。
一般来说,你在公司能拿1万块工资,加上社保啥的成本,公司差不多要承担1.4万左右的支出。所以通常至少你要能给公司创造2万以上的价值,公司才可能雇佣你,不然就变成了赔本生意。
人在中年以前,刚工作的时候,收入不会太高,但是会逐步上升。人到中年的时候收入达到顶峰,之后是一个下降的曲线,到老年逐步趋于零。
我们这里算一个人工作三十年时间,平均每年工资收入20万,我们算他每年除去生活开销,可以存10万。
这意味着一辈子工作三十年时间,这个人可以存到300万元的总数。
这是单纯从劳动的角度说,你一生能创造的价值。这个数字在普通人里面,其实不算低了。因为考虑到多数人年轻时候收入比较低,中年以后收入会出现下滑,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可能还达不到。
以前总看到有人说自己价值几何,还会说出一个很夸张的数字。我只能说,太高估自己的赚钱能力了。
这里可能有一二线城市的朋友会问了:那为啥我身边的人。资产总量远高于这个数字啊?
多数一二三线人的资产总量比这个数字高,是因为赶上了过去二十年房地产牛市。再加上,早年是没有限购限贷这一说的, 很多人积攒了本金以后,再借助了贷款加杠杆买房,增大了财富效应。
不过现在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未来二十年这个因素变数非常的大。
大家以后工作攒了点钱,想要保值增值,无非是两种思路要么就是像过去一样,继续投入积蓄买房。只是,除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很多地方已经完全没办法买了。
另外的选择,就是来权益市场投资。通过权益市场的上涨,来放大你劳动积累的价值。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发达国家的老百姓,一般每个月会存一笔养老金。这些钱大部分都投向了宽基指数基金,也就是代表股市大盘那个基金来保值增值。
美国那边配置的,是标普500这类居多。我们这边类似指数,是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
为啥配置这类宽基指数呢?因为标普500代表的,是美国最好的500家上市公司。
巴菲特大家觉得够牛了吧?除去杠杆增厚收益的部分,也就勉强跑赢这个指数。而且这类宽基指数,会定期剔除其中不好的成分股,意味着指数不会死,你也不会亏到血本无归。
我们的沪深300和中证500道理一样,跟踪的也是市场上最好的那几百家公司。
这类宽基指数只要你买在合适的位置上,让自己手里的钱保值增值,还是问题不大的。
当然了,如果你风险偏好低的话,也可以拿着大部分钱,做一些保守的短期或者长期理财,少部分用作权益市场进攻。
反正你一生能赚到的钱,总数就那么多。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在这个范围内规划好自己的财富,就是投资理财能够帮你解决的问题。
让理财成为一种人生态度。我是强哥,聊投资但不功利,让认知匹配欲望,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喜欢强哥的内容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