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雨里来看你——梵净山游记

      梵净山,只听到它的名字便会让我重拾那只早已跌落尘埃却一直未死的梦想——轻倚岁月,浅读流年,追寻禅意人生。

      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去那梵天净地中捡一抹静好岁月,扯一片轻淡流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晨七点,从镇远古城出发。淅沥的小雨下了一夜,使这个古朴却不乏浪漫的小镇在烟雨飘渺中再增姿色。我来不及细赏,便匆匆告别,去赶赴一场更大的心灵盛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在下榻于舞阳河后面的那排民房酒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我居住的酒店房间阳台)


      近三个小时的慢慢长途,我为梵净山想象出无数种神奇的模样,每一种最终都会遗世而独立,羽化而升仙。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的姿态才能对得起“梵净山”这三个字。

      迫切的心情总是于无形中将两地的距离拉长。

      十点左右,我们终于到了。

      我迅速跑下车,急切地向四处眺望,仿佛在寻找一位久别的故人。雨依然在下,远处云雾缭绕,我没有看到我心中期许的那个模样。

      导游去买票,我们能做的只是等待,迫切地等待。

      排队等入园,排队等大巴。排队等缆车。待坐进缆车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晕高,我坐在揽车里双眼紧闭,身在梵净山的怀抱却不敢看他一眼,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儿叶公好龙!

      索道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终于下缆车了!我的小心脏被兴奋、激动,还掺杂着一丝恐惧折腾到不能呼吸。

      历经风雨有晴日,千回百转到山前。我终于可以亲触到向往已久的梵净山了!

      七月的梵净山明媚葱翠,再加上小雨的冲刷,让它愈发绿得发亮,绿得耀眼,绿得舒展。踏上通往山顶的石阶小路,望着眼前满山的奇树异花,突然感觉无论世间怎样的繁华都抵不过这满眼的苍翠嫣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雨越下越大,虽然上山前已做了最充足的准备,却还是被山风钻了空子,雨水乘机而入,打湿了我的头发,衣襟和裤子。承蒙老天爷的厚爱,还给我留了一双干燥的鞋子可以保暖。我们在避雨亭吃了午饭,顺便歇歇脚,然后继续爬。

      在我们爬兴正浓时,小女苦瓜着脸跟我嘟嘟囔囔说爬累了,说自己根本就不想来,完全是为了陪我才来的。她一会儿说头疼,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说脚疼,总之就是浑身不舒服。其实我知道她就是不想爬了,或者说不想跟着我们大人一起爬了。终于到了蘑菇石,小女以为这是到顶了,于是喜形于色,心情大好。刚准备好下山的姿势,我告诉她这才是半山腰的一处景点,她立刻怒了,转身下山做了逃兵。哎,女大不由娘,小妮儿挺个性,不过,我喜欢。谁让我是人家亲娘呢,谁让她那么像少时的我呢。伴随着女儿转身离去时那一刻的担心,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丝窃喜:总算没有拖油瓶啦!(哈哈)我和闺蜜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赏景拍照了!

      蘑菇石其实并不像蘑菇,我不知道它因何而得名。它看起来更像一摞从未翻页的厚书堆放在另一摞书上,立于峭壁,势若天降,似摇摇欲坠,却屹立千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多人到这里就终止了攀爬,因为接下来的路陡峻险要,再加上雨天湿滑,增加了攀爬的难度。我和闺蜜对了一个眼神便彼此心领神会,我们决定爬上去,向往了这么久,必须爬到山顶才不虚此行。

      梵净山的水,飘渺于山顶,涓涓于石隙,顺着石阶一泻而下,使通往红云金顶的石阶湿滑险峻,更可怕的是这条狭窄的石阶仅可供一人通过,幸亏我的体型占地面积较小,无需来回扭转便可前行。石阶虽有单侧铁锁链护佑,却还是令人心惊胆颤,唯恐脚下一滑从空中跌落,把下面的人压缩成照片,又怕上面的人来个空中飞人,与我同归于尽。曾有那么一个瞬间,我脑子里闪过放弃的念头,但我后面已经有人爬上来,这是一条单人单行道,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前行,绝无退路。所以我立刻放弃了自己想放弃的念头,甚至嘲笑自己怎么会有如此懦弱的想法。再看看比我娇小的闺蜜,她正在我前面毫不迟疑地勇敢爬行,我的心头又掠过一丝惭愧。我们中间隔了两个人,我前面的这位大哥口渴了便就地取材,鞠一捧溪水一饮而尽。只听他嘴里咕哝着说:“哎哟,我的妈呀,不行了!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于是我在他后面喊:“加油!加油!”以至于不会因为他形成交通阻塞,此处有点儿小私心,哈哈!幸而一切安好!我们顺利爬上了红云金顶。虽然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但我们并不后悔我们的冒险决定,这一路虽惊险刺激,但我们向大自然证明了自己,这绝对是我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位大哥在喝泉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红云金顶上建有两座殿宇,左边殿宇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右边供奉的是人间笑佛弥勒佛祖。二佛各居一山,各佑一方,中间是一座石拱桥将双峰紧密相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往上二百多米就是梵净山的最高峰老金顶了。我们一鼓作气,直登山顶。矗立于山峰之巅的是燃灯佛庙,这座庙宇建得比较低调,但气场十足。由于雨急路险,山顶上的游客并不算多,燃灯佛庙里有几个香客在为家人祈福,这可能是我生命中最清净的遇见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唯一遗憾的是,今天的雨太执着,老金顶的周围一片云雾,纵然登上山顶也无法一睹真容。郁闷之时便在心中默念“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聊以自慰。

      下山途中我们还捕捉到很多让人迷思的奇观异景,栩栩如生的老鹰岩,层叠高耸的万卷书崖,生存着数百种生物的堪称“小生态圈”的万宝岩,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奇山怪石,珍贵药材,名植稀被,奇花异草。据说还有数百种珍稀动物栖息于林中山涧,其中金丝猴最为常见。可惜我们无缘遇见,只在上山的路上遇到一只肥硕可爱的松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鹰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万卷书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万宝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拜佛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梵净山是一座佛山,建有四座皇家寺院,四十八脚庵,人们一入山中,便不自觉地被这里的佛气纳去尘心,褪去俗念,皈于净土。正如王心鉴有诗云“近山褪俗念,唯有竹声喧。栖心皈净土,推云步梵天。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苍岩。海内循道者,多来续仙缘。”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人一念一天堂。梵净山终年云海茫茫,禅雾缭绕,宛若浮在空中,遗世而独立,很少能有人看清楚它的真实模样。即便如此,它仍是无数人心之所往。每一个白天,这里都人声鼎沸,只有晚上才回归宁静,属于自己。而我从纷扰喧嚣的红尘中来,恰好是因为走进了梵净山才找到了那片心驰神往的宁静而属于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