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发信息来说他最近很焦虑,很迷茫,他总自己怀才不遇,所以,那几千块钱的工资已经容不下他了。问题是,他除了一把子力气,好像啥也不会。
我就问,你除了有点力气能搬砖,还能干点啥?
他说不知道。
大家看,这就是我的朋友,我没有指责他的意思,但是问题必须要理清楚。他二十多岁,除了力气活,几乎没有别的赚钱能力。也就是说,他的可替代性是很高的。
看不到清晰的未来,没有前进的目标,不知道该干啥,不知道能干啥,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年赚百万不是梦,可是现实中却做着一个月几千的工作,整天怨天尤人,总觉得这是掉价的行为,可是不做这个掉价的工作,又没本事做高级的工作。一颗心飘在天上,可是人却在地上。
这是典型的认不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心比天高,可是能力却十分有限,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就是让他焦虑的原因。
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害怕、恐惧。
我想,这应该不仅仅是我朋友所拥有的矛盾心理,很多人应该都有这种心态。
我们总结一下,就会发现,焦虑的背后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的认知没有清晰的判断,总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可是啥也干不来,也不知道怎么干。
能力匹配不上我们的内心需求。
因为能力配不上我们的内心需求,所以我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所以我们感到焦虑,感到害怕,感到恐惧。
人类对未知天生带有恐惧感,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本质上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的能力和想象中的我们的需求相差甚远,所以焦虑了。
想要缓解焦虑,就得提升我们的能力边界。我朋友现在的能力就是干体力活,那么提高他的能力边界,就是让他不仅仅能干体力活,还能干点别的赚钱的活,以提高他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能力边界呢?
除了固定的技能学习外,最有效率的就是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学习提高我们的认知局限。
所谓的认知,实际上就是解放我们的思想,不要除了搬砖就是搬砖。
提高认知局限就是除了知道搬砖能赚钱,还能发现很多很多别的能赚钱的事情。这些事情就是他现在能力所达不到的,也就是他的能力边界外的事情。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提高认知局限,让我们发现更多能赚钱的事情,让我们的思想意识到,不仅仅只有目前你做的事情能赚钱,还有别的很多事情能赚钱。
那么,怎么样提高认知局限呢?
学习是最好的方法。
碎片化时代,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知识碎片,能够学习到大量我们没有听过的观点。
学习了一大堆神乎其神的理论后,看似对我们很有帮助,可是好像也不能做点实际意义的事情。
我们每天都被这些看似有用,实则屁都没用的废话所包围。
这些看起来有用的屁话极大的占据了我们的大脑内存,占用了我们宝贵的时间精力。我们进步的空间被极度压缩,最后还得倒在焦虑的路上。
那是学习的这些没用吗?
不是没用,而是相对你来说是没用,对于你改善焦虑是没用的。
怎么样改善焦虑呢?
学习的本质说白了就是能赚到钱,普通人的焦虑就是赚不到钱,能赚到钱那就是有希望的,那就是不焦虑的。
学习未来能持续赚取收益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本质。
我们的精力有限,所以,学习要有针对性,要找到方法。
这里我要说一句,学习要系统化。啥叫系统化呢?就是要全方位的去学习。比如说学习心理学,各种流派,各种观点都要去学习,然后集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样学习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否则,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只会淹没你,感觉懂了很多,实际没啥作用。
以下四点是我针对自己学习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学的知识是能够直接运用到现实场景的知识,这样的话印象深刻,容易获得。
打个比方,你是搬砖的,突然有一天老板有意找一个包工头。你想去,你想做小头头,可是你感觉你说话不行,怕驾驭不了这些人,咋办呢?
是不是要学习呀,学习怎么沟通,学习领导的艺术。
比如,你想做电商,那电商需要做些什么呢?
是不是要去学习呀。
这种能够运用到现实场景的知识就是有用的,对于提高你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其次,学习的知识要简单易懂。
那些很神奇、需要理解半天的知识,要么是废话,要么是作者不行。知识是为了传播,结果你搞得别人看不懂,扯什么呢?所以说,越是通俗易懂的知识越容易理解,越容易传播。
比如,孩子为什么会哭啊,原来他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需求,同样需要精神上的需求。孩子哭,就是希望你能多多关注他。
比如,在很多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会见死不救呀?原来我们都有‘法不责众’的心理,总觉得会有别人去,即使没有人去,这么多人,自己的责任也是很小的。
然后,第三点,学到的知识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比如,你只感觉到了自己很焦虑,可是为什么焦虑呢?不知道呀。所以,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发现焦虑的背后是对未来的害怕。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最后,第四点,学习的知识要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
比如,发现焦虑的背后是因为对未来的害怕。光发现不行呀,应该如何解决呢?
让自己变的更好呀,怎么变好呢?
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呀。怎么拓宽呢?
这就回到我们这篇内容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