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变得没有那么想回家。不管是过年暑假还是小假期,心里都没有那么多的期待。
高中的时候,全寄宿制,两周甚至三周回一次家。那个时候,是一点都不想呆在学校里。学习很累,交往很累。
后来上了大学,离家的时候会有一点不舍。因为我再也不能那么晚起床了,还有我要吃学校里的饭了还有我不想军训。刚刚开学,空间里很多人刷一条动态: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只剩冬夏。倒也有些怅然若失。时间一久,什么念家的感觉都没有。第一个国庆小假期,我在犹豫要不要回家,我妈打了电话问回不回,我习惯性地搪塞,过几天再说吧。但我还是回了家,象征性的呆了几天。
跟一个同学聊天的时候,他说想家想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那个时候,我发现我一点都不想家。可我还是说“我也想啊,再坚持多久就可以回家见到妈妈了”
∷
在回到家乡这座城市之前,内心一点波澜都没有,有的只是对火车人挤天气热的抱怨。仅仅只是在快会回到家的时候,我会有那么一点高兴。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我内心觉得应该对回家这件事做出一点反应。
回到家,会约以前的一两个老朋友出去叙叙旧,谈谈琐事。
我不喜欢一大群人聚在一起,我觉得没有存在感,喧喧嚷嚷且无聊。所以可以推掉的同学聚会就不去。
∷
在家的时候,我要接来自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的大招,三观不同阅历不同接触起来真的很难搞。
还有,拿小时候的糗事来避免尴尬勉强拉近距离也真的很无聊。
我近视很厉害但是不想戴眼镜,经常见人不打招呼,虽然我能看清我也不想打。世俗的殷勤不是不懂,而是懒得去表演。
有一次,我妈给我说,以后见着邻居叔叔婶婶要打招呼,不然人家会背地里说你这么大的人了连句话都不会说。“这么大了也该懂事了吧。你看那谁谁谁,见面就跟人打招呼,人家都夸懂事”
∷
哦漏,我不想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我姐跟我说:在世俗的人面前,你所谓的清高,就是傻逼。
∷
每次过完年,去姥姥家吃饭,我一个人在沙发上坐着玩手机。来人我就喊个舅舅大姨,问我我就笑笑糊弄糊弄。然后我妈就笑着说,这么大了连句话也不会说。我倒觉得帮我解围了。
饭桌上经常谈到的话题是:工作和恋爱。“以后我还是希望你当一个老师,工作轻松拿钱多”;“你觉得考公务员怎么样,那可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啊!”;“大学尽量不要谈恋爱,先把学习搞好。”
生活平淡无聊,每天沉浸在鸡毛蒜皮里,还要听那些人情世俗的破事,想想就烦。
∷
但是,置气以后想想爸妈都是为了自己,又会很后悔自己的行为。每天虽然吵着闹着但又做饭洗衣服把自己照顾的舒舒服服,所以暗恼的同时又懊悔,招架不住。
其实,我们都不太敢承认,有时候在外面一个人生活会比在家里自在舒服。因为,我们不用担负太多的负罪感。
我会害怕他们的期待,我会让他们的期待落空。他们不知道我在学校活的有多么浑浑噩噩,我并没有向他们所期待的那样——我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根本达不到他们心里的标准。
只要不在家,我就可以不用想那么多,我也可以暂时逃离这种愧疚。
∷
以前不想家是因为独立,现在不想家是因为没有期待。对我来说,我只是换了个地方做咸鱼。
可是啊,不管怎么样,多跟爸爸妈妈说说话总是好的。不要像我一样,爸妈一张口就不耐烦;让我递个东西都会嫌累,爸妈会难受的。
∷
知乎网友须臾说: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颠覆家里的那片世界,也不愿忍受那个世界。
所以今晚,我帮妈妈刷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