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生日过完以后,我结束了全职带娃的生活,他爸开始接棒——回归家庭。
刚开始三天还好,我出门孩子会跟我说拜拜,真的没有因为分离而哭,可能是我提前一个月就每天和他说妈妈要去上班了,爸爸陪你。
可是好景不长,第四天中午回家陪他吃饭,就拉着我搭火车轨道不让走,搭好又说腿疼让我给他揉揉,揉完我说要上班了,他说:妈妈陪着。
上了一周的班,我就辞职了……
倒也不全是因为舍不得孩子,也是因为有了其他的选择。之前一直有一份在家做的工作,但是因为带孩子精力跟不上做的不温不火,现在孩子爸回来了,我想重新好好做起来,同时时间上也灵活,可以照顾到孩子。
有人说,大人都是自私的,用孩子的生命来完整自己。这话我认可一半,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可能自己没有美好的过去,所以有了孩子以后似乎被打开了小宇宙,心里每天都充溢着爱和责任,看到他睡着的小模样就感觉生活实在太美好。
但是,我也在完整他的生命啊。
每一个人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都是被动的,但那不重要,父母给予什么样的呵护才是最重要的。最终,彼此都体会到了爱、温暖,即使遇到挫折和冲突,也能用温情化解、用智慧引导,就够了。所以,我会尽可能给他更多的陪伴。
话说回他爸回来带孩子。
虽然我后面都是在家工作了,但是为了有相对完整的工作时间,出去遛弯、上早教这些活儿就交给他爸了。
后面开始发现一个问题:孩子更加粘我了。
比如吃饭一定要妈妈拿婉,玩具一定要妈妈拿,书一定要妈妈陪着看,午觉醒了如果爸爸开门会被要求出去……
有两天弄的他爸也很崩溃,感觉自己插足不了这母子二人的生活。
我也很痛苦,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他爸已经辞职,我两边都要顾,好像更累了,而孩子似乎也更加不开心了。
然后我开始仔细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开心或者排斥他爸。
然后我就注意到,其实大多数的时候,宝宝还是很好沟通的,刚过两岁,虽然会说的话不多,但是因为我和他爸一直自己带,所以对他不清不楚说出来的话都能听个八九不离十,需求大多数能猜到,他也就不容易急。
但是,因为我在家的时候多数用手机和电脑处理工作,默认他爸能和他友好的玩耍,但是他爸可能不像我会用很多话跟孩子沟通,也善于对孩子察言观色。
他爸会站在一个照顾者的角度,把他一些天马行空的语言和行为当成笑话看,他俩的沟通模式是:孩子坐在一个有点小的玩具大巴上,他爸离老远就哎哎的叫着不行,其实孩子即便摔倒也不会重,但是被他一喊失去了玩的乐趣不知所措。或者是:孩子不小心被玩具车绊倒,生气的去摔了车。他爸:你自己没看见,关车什么事,给我捡起来(略带生气)。然后孩子更加崩溃了……
我就会心疼的过去抱抱哭的梨花带雨的娃,跟他说宝宝摔疼了对吧,妈妈揉揉。两分钟不到就好了。然后告诉他,下一次地上都玩具要收起来,不然会绊倒,他似懂非懂,但是再遇到一地的玩具的时候,他会绕着走。呵呵,让玩过就收还有点难。
有人会说,你太惯孩子了。
其实不是的。孩子最需要的理解他想什么,而不是把你想的传递给他。在孩子还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能力的时候,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因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被“气”到,而他们也没有处理这种情绪的经验,所以自然而然的会摔东西、大哭。
这个时候你去责怪他,用的完全是一个成人的标准,这其实是一种对孩子的误解。
你会因为小狗不会用筷子吃饭而生气吗?
其实道理差不多的,能力不够的时候,再多的吼叫、责怪,只能让孩子充满恐惧、畏缩不前,并不能引导他解决问题。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多一些耐心,陪伴孩子最初懵懂的几年,你的孩子和你都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