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根深于广大中国家长心中,特别是一些经济情况不是那么好的家庭。于是家长们让孩子努力学习、拼命学习,争取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一个标准之一,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优秀,还要多才多艺。于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应运而生,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要每天转场于各种兴趣班中,学完奥数学钢琴,学完钢琴学国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传统父母的殷切期盼,每一对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家长之间忍不住攀比,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小超人,秒杀所有小孩。就算孩子不能成为超人,那也要尽量在成为超人的路上,周末安排了足球课,晚上还有书法班,每天苦不堪言。
以为去了就是学了,以为学了就是会了,会了就是懂了。
终于,“双减”政策落地了,这仿佛像一阵春风,驱散了家长心中的焦虑,这下好了,大家都不能学了,没有差距就没有比较。
但是“双减”政策真的会给孩子减负吗?“双减”真的能缓解家长的焦虑吗?
政策逼走了培训机构
却逼不走家长的攀比心
教辅培训机构一度成为最热门的行业之一,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谁知一夜失业。
“双减”政策的确极大的打压了教辅机构,导致不少学生没有地方进行集中学习。
但是家长如果想要给自己孩子“加小菜”,几乎每条路都能走通,家教、一对一辅导、小型教辅机构等都可以带来和教辅机构差不多的成效,只不过价格更高,费时费力。
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这样的政策反而给了少数家庭“超车”的机会。
究其根本,曾经火热一时的教辅机构之所以有市场,就是因为有需求。这种需求是长期存在,并且需求程度是非常大的。
“双减”政策能够缓解中产阶级家庭的焦虑,但是却不能缓解一些经济状态优渥家庭的焦虑。
“双减”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改不了家长的攀比心和求胜欲。
与其给孩子减负
不如教会孩子热爱知识
“灌输式”教育一度成为教育部批判的对象,但是对于家长而言,长期的灌输“不读书就只能打工”的思想,这是用另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当成一条人生必走的道理。
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知识产生一种排斥心理,觉得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工作,赚大钱。
但是知识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伟大而神圣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是打开世界的大门;对于高中生而言,知识是认识世界的阶梯;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是塑造人生的模具。
给孩子减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片面减负不能达到让孩子享受学习的目的。
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美好,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了解世界的过程。
成为一个喜欢学习,喜欢知识的学生。
END
因为做过家教,所以很了解家长的心理,家长们总想让孩子多学一些,以便于成功领到好高中、好大学的入场券。
不断的请家教,换家教,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家教的好坏,以为让家教监督孩子背会了古诗词,就能让孩子真的理解古诗词的韵味。
但是有些孩子却总是对学习排斥,觉得学习是给父母学的,觉得知识就是一个获得好成绩的工具,却忘了享受学会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在教导孩子学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近看远看无。”亲自带着孩子走上草坪,真切的感受绿地和青草,用真实体验去感受诗词的美妙和情感。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更是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美好。
给孩子减负,不仅要政策支持,更要家长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教育方式。
就像龙应台曾经写给她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关于作者—
文青,执着写作,喜欢摄影的青年
如若相遇,何其幸运,感恩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