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八月十五中秋日,没有父母的中秋日,只有淡淡的一丝念想:中秋节到了,那节日的意义早已不再。还是吃月饼,只是这个节日的印章。
昨天上午快12点时退房后,特意又去了魏明伦文学馆,再去看了魏明伦的《磨盘赋》。
现在的魏明伦文学馆,或许刚建好文学馆的有差异。前言里的字掉了些,玻璃柜里陈列着魏明伦作品,作为中学阅读题的许多版本,以及他的许多版本的作品集。
魏明伦在在自贡川剧团从演员,到编剧,再到导演,创作出全国闻名的川剧《易胆大》《巴山秀才》和《日照祁山》,而川剧《潘金莲》和《中国公主杜兰朵》更是锦上添花。
离开公馆老街后,我们去一家街边小店吃了午餐,当地著名的焦皮蹄花、肥肠血旺,还有红油鸭脚和空心菜。
吃完饭就匆匆往成都方向走了,一是因为天气热,二是因为怕走晚了堵车。一个多小时就回成都了,分别给弟弟和妹妹送了三封月饼,有椒盐、蛋黄和牛肉三种味道。
今天上去了清杠,参加金牛作协的活动。今天有二个讲座,首先是一个金牛作协的会员是创作评论的体会。
还有一个讲座,就是新书《父亲的女儿》的作者分享她出书的体会。
这两场讲座都听得我热血沸腾,第一场讲座,是一位会员因为阅读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越读越写,越写越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评论观。
还有一位会员,是金牛作协的副主席。她写了许多部小说了,她说她要感谢流沙河先生,是沙河老的鼓励,使她的小说创作一发不可收。
今年三月份,我们才获赠了她《音乐的女儿》,今天又获赠了她的新书《父亲的女儿》。
《父亲的女儿》一书,是作者的自传小说。共分二章来写:一、做女儿;二、做女人。她说她要把自己做老人部分,另外写一本名为《时光的女儿》,另成一本书。
午饭后又一场活动开始了——“每月十五中秋诗社”。说起每月十五诗社,也与沙河老有关。
八十年代,阳光布衣一个酷爱读诗写诗的诗人成立了诗社。沙河老经常来参加活动,说诗社每月十五活动,那就叫“每月十五诗社”,还亲手写下了社团的名字。
自从父亲驾鹤西归以后,我就有幸回归十五诗社。阳光布衣说你是我们的老诗友了,随时都可以来参加活动。后来就病了一年,今年五月参加了孔宪民老师的诗歌分享会。六月也想参加,谁知饭后与文友聊完天,诗社已经关门活动了,只好与另一位会员去听散打评书。
今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就跟社长布衣阳光说了,上次因为迟到没有参加活动的原因,她说晚了也没有关系,你直接进来就好了。今天她看到文友与我聊天,我不好意思走,她故意给那位文友说我要参加诗社活动,文友说你快去参加活动吧。
我们进去以后,桌上摆着瓜果,倒上了社长亲自酿的桂花酒,点着烛光,大家朗诵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主持人知道我会唱川剧,就说让我唱一段川剧。
诗友们听见了,一直渴望听到我唱川剧。我说唱川剧《拷红》片段。一声“夫人容禀那……”的道白,令诗友们直说巴适,唱完以后,他们说川剧唱得好。我已经近四十年没有上台扮装唱川剧了,只是偶尔活动时,文友邀请唱上几句。今天听到文友们夸赞,心里还是很高兴。
今天参加活动,一不小心自己也成了主角。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自己真得好好吊吊嗓子,练练川剧唱腔,把《思凡》《贵妃醉酒》《别洞观景》,也好好温习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