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8)》

前面讲了习惯,今天开始讲拖延。

1.

世界上最大的借口就是我有拖延症。

其实拖延和拖延症有很大的区别。拖延是一个中性词,是一种自我调节,有价值也有危害,取决于程度是否可控。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到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往后推迟的行为。因此,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75%的人认为自己拖延。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健康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它会让人自责,产生负罪感。有拖延症的人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自己,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还记得有首诗叫《明日歌》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就是拖延症患者的生动体现。

世界上最大的借口就是我有拖延症。因为这样说的人可以从这里得到好处,当自己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的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拖延了。

2.

前面讲了线上与线下的人生,其实线下人生就是由许多坏习惯组成的生活方式,线上人生就是由许多好习惯组成的生活方式。线下人生就是拖延的人生。

拖延症患者的习惯:晚睡、大晚上还在用脑、不吃早餐、很少锻炼、食物单一……。因为有这些坏习惯,所以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精力不足,从而产生恶性的拖延循环。

《拖延心理学》中谈到拖延有四大原因:第一,对成功信心不足;第二,讨厌被人委派任务;第三,注意力分散,易冲动;第四,目标与酬劳太过遥远。

拖延症的强度可以用一个公式体现:U=EV/ID,其中U代表效率,E代表成功的信心,V对事情愉悦的程度,I代表多容易与人分享,D代表多久产生回报。

你有拖延症吗?我有药!别着急,且听明日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