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是向内追寻的。讲述一下自己的一个习惯和一个自我认识。
一、一个习惯--吾日三省吾身
说到这个习惯,也是不知不觉发展来的。
最早起源于公司发起的一次冥想研习班的活动,建议大家每天花8分钟打一遍思维太极。
8分钟大体花在:想一下今天自己积极主动的地方,值得肯定的,比如我今天真诚的赞美了一位同事;想一下今天自己表现不够好的地方,需要怎么改善,比如今天有一件工作没有及时完成,为什么,等等;最后大概再想一下今天最重要的几件事情。
我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从这个冥想的思维太极中衍生而来的。
一日哪三省呢?
1、星巴克小坐
现在依然是每天都早早从家出发,到张江地铁站,大概8点左右,距离上班还有1个小时。
我一般都会去离公司很近的星巴克里面坐一会儿,那时星巴克里的人比较少,比较安静。坐在里面,要么看看书,要么翻翻手机上的文章,或是拿出本子记点什么东西,若有所感的都可以。
这算是一省。
2、四楼溜圈
自从自己带午饭,发现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吃完饭大概12:35左右,洗洗饭盒,去到楼上大概12:40多一点。
我开始在楼上溜达,也不拿出手机,就是一个人像一个老头一样的踱步走着,走的很有兴致,就当做是消化消化刚吃下去的食物。一边走一边想想问题,比如上午做了哪些事情,下午或后面1-3天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样一个短短的十来分钟时间,往往可以帮我理清不少事情,不仅工作上的,还有一些生活上的。
这是二省。
3、每日一记
不久之前我开始规律记日记了,每天一小记。有就多记一点,没有就少记一点。
这个习惯,一直都觉得挺好,但从来没有真正开始做过,因为没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日复一日的记日记到底有什么好处。然而当我了解到一本书,几个人之后,我就彻底觉得日记这个东西还是很有意义的。
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下,京东上也有的卖。大体讲述的是一个苏联的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的一生。他从26岁开始使用自创的一种方法来记日记,叫“时间记录法”,感兴趣也可以去了解一下。从26岁开始,到82岁去世,期间的56年中,每一天都在用“时间记录法”来记录自己一天时间的去处。最后当然给他的回报也是巨大的,他一生硕果累累。
几个人包括曾国藩,大家都知道他的家书很著名,台湾的李敖,作家冯唐,还有现在的李笑来,他们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哪一年哪一日做了些什么事情,都有记录。至于记日记的好处,我就不在这里展开来说了,后面会写一些这方面的心得。
所有我也开始记日记了。现在记的还比较粗糙,没有什么章法,一般是记今天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最有感触的事情。
这算是第三省了。
二、一个自我认知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是想寻求一下自我安慰的。
我一直以来有给自己一个暗示:我是一个慢热的人,需要慢慢热起来。
这像是给自己的一些毛病找到了恰好的借口似的,如:我接受了自己在新事物上会慢半拍,我接受了自己在行动上也比别人慢半拍,因为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啊。
后来我想想,或许这不仅只是一个暗示而已,更是一种性格。
我确实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慢半拍,但我优势的地方在自己看来也很明显。
一件事情一旦像清楚,开始去做了,比一般人坚持都会长一点,再长一点。然后能够把它形成习惯,长期做下去,对我来说不算很难。
也许自律的道路上,多花些时间培养,可以成为自己一个很好的伙伴。就像《奇特的一生》中的柳比歇夫似的。
今天写的简单,但真实的,最想表达的已经都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