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烫九宫格与分而治之》一文中,作者写一位老师因为去重庆吃了一次九宫格火锅,对于教育的问题豁然开朗,他认识到教育不能“一锅煮”,要像“九宫格”火锅一样分而治之。我想,这里的“分而治之”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另一个词——因材施教。
在文章中,作者将那位老师多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那一顿火锅。其实,对于一个真正热心教育、享受教育的人来说,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教育的启示。这不是因为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在于,生活就是教育。对于很多“老饕”来说,重庆火锅的诱惑是不可阻挡的,尤其是牛油翻滚的“九宫格”,更是让美食的味道有了层次感:相传在江湖袍哥的年代,当时的朝天门码头是牲口屠宰集中地。不少零卖小贩将水牛毛肚洗净放到辣锅涮煮,结果发现美味异常,周边的船夫也被这香味吸引。慢慢的一个锅被分成了九块,方便不同的食客食用。这就是“九宫格”火锅的雏形。
吃过火锅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九宫格的彼此间的火力是不同的:中间格火力最为旺盛,不宜久煮,适合放一些质地嫩脆、转瞬即熟的食物。旁边格也就是十字格的火力稍弱,但火力均匀,适合煮食,长时间加热锁住食材原香的种类。四角格属文火,火力温和适合焖菜。菜的特性不同,所需要的火候也是不同的,只是最适合的火力,才能烹制出食物本身最美好的味道。涮菜尚且如此,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人的成长与发展自然更符合这样的道理。凡事适合了,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因此,“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句话,虽然朴素直白,却意味深长。
固然,“一锅炖”有着别样的风味。但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火候、同样的调料,也会导致食材本身味道的丧失,甚至出现“串味”的现象。但是,现实生活中,“一锅炖”现象并不少见,教育也未能幸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目标意识的驱动下,一些学校逐渐变成了标准化生产的工厂,不同的孩子经过同一个模子的打磨,最终成为了“尺码”相同的群体。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需要共性,这一点无可厚非。只是,共性的实现不能以牺牲孩子的个性为前提。无奈的是,在“剧场效应”的作用下,受竞争意识裹挟的人们,更多的倾向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清楚很多做法不可取,可是想一想残酷的现实,终究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一锅炖”的浪潮中。
于是,教育的脚步越走越急,急的让灵魂跟不上匆忙的身体。尤其是一些学校在特色品牌的打造上,倾全校之力,于是呈现出班班、生生“全上马”的景象。纵然展示的成效称得上壮观,吸引眼球,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学校、对于某项技能的认同,却也实打实地造成了“滥竽充数”的现象。就像一个园子,都是一种植物倒也好看,可春天更应该是百花齐放。同样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凸显了因材施教的可贵。就像不同的锁,要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我们深谙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朝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那么“大锅炖”的最终结果只能是造成浪费。食材浪费了,还有很多补救的方式;耽误了孩子,却是无可挽回的过错。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对于孩子个性化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不论是评价方式的改革,还是课程的设置,亦或是办学理念的更迭,都逐渐从“粗线条”走向了“精细化”,在关注群体的同时,对于个体的关注也日渐提升,对于教师的发展关注亦然。面上的培训按部就班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一些补充成为很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自选动作”,“个性教师”不再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对立面,他们中的很多人,利用自己的特长,为教育教学开辟了崭新的境界,也让教育的生命力更加蓬勃。
教育是慢的艺术。如果有人着急了,带他吃一顿火锅吧,最好是“九宫格”的,涮着涮着,很多教育的问题就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