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金融课不感冒,直到碰到了于研老师。
去年慕名而来,旁听了一节于老师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课,那次课讲的是信托。走进教室前我还是金融小白对信托只停留认识这两个字的层面。下了课我至少知道了信托的前世今生。一下课我就在暗自感叹:这才是大师呀,自己道行那么高,但能讲解得让零道行的人听懂。
今天于老师一个个点评了电商大佬们的金融策略,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中间穿插了一段她个人对我们学习的建议让我印象深刻:
她先说了一个故事: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跟她推荐实物黄金,被老师连问三个问题,无言以对,只能先挂了电话,然后上网去搜。搜到了答案再回复老师。结果继续被于老师质疑。老师听出对方专业积累不够,那些回答是网上搜来的。对方承认。
于老师转而跟我们强调:信息不等于知识。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没有沉淀过考证过。更像是大众的快餐文化,如果只是看这些那难免跟大众一个眼界一个品味,就只是普通大众。而眼界决定境界。想要提升境界提升自己的层次,那眼界就不能只停留在最普通的网络信息。而是要多看书,尤其那些经典书籍。一些专业类的最好看英文原版书,期刊,论文等。她的电脑打开有无数PPT,她说每一个PPT都是在阅读了上百篇英文论文之后才写的。专业书籍更是数不胜数。
现在看到的她是令我们膜拜的名师,而背后是多少默默的积淀和孤独的坚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