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七月七不仅是情人节,还是晒书节,晒名人字画绫罗绸缎。
在别人炫富的同时,有位家贫如洗的文人也晒东西,你猜他晒什么——晒大裤衩,他穷的叮当响,就算只剩大裤衩也要晒一下,文人的风格不能丢。
晒书那是属于文人的,那些暴发户哪是晒书,是来炫耀财富的。
这位晒大裤衩的老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有一位作者是这样评价竹林七贤的,乱世中,他们活出了一份人的尊严,文人的风度。
对竹林七贤而言,无论达官贵人,所有的生命都是美好的,值得尊重。
这位作者就是意公子,本名潇涵,她原是电视台主持人。是国内头部科普自媒体“意外艺术”创始人。
意公子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高深难懂的艺术,展现在大众面前,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意义,我们活在当下,跨越时空,看见了无数的世界,拥有不同的人生。
意公子创办的脱口秀《艺术很难吗》,获得32亿次播放量。在作者多次的预告,读者翘首以盼中《大话中国艺术史》终于出版了。
它是2020年热销书《大话西方艺术史》的姊妹篇。 翻开此书首先看到的是精美的图画,让人眼前一亮,视觉美。
带着浓浓的兴趣翻看此书,被意公子幽默风趣的话语吸引。
书中句句有梗,一口气读完10000年中国艺术史。本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插图精美。
用锁线裸脊,180度无死角欣赏精品文物,超长跨页带来博物馆式的体验。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画面美感,看书的同时,不仅养眼,更能让你在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感叹中国艺术史真是一座不朽的历史。
书中介绍3种器具,多帖书法名画,四十多位艺术名家,展现了中国历代艺术史的辉煌成就。
玩泥巴的新境界。
开篇意公子就说,我们的先民都是有创意的,玩泥巴玩出新境界,让人捧腹大笑。
陶瓷的发明是古人的意外发现,在偶然的情况下人们发现湿润的粘土烘烤后变得硬邦邦的,古人用泥巴捏成各种器皿,于是陶瓷诞生了。
陶瓷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标志。人类艺术随之诞生了。
意公子把中国艺术史比作一个大写的“人”,人的一生有满地乱爬的婴儿期,有懵懂好奇的童年,有青春期的成熟阶段,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中年阶段……
中国艺术史的发展与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相似,从原始时期玩泥巴意外发现陶瓷,意外发现青铜,人类进入更高级的艺术水平。所有意外的背后,是人类独有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从 艺术作品探寻人生 诗仙太白,我们都是背着他的诗歌长大的,可是我们一定想不到他居然还是个书法家。
作者告诉我们诗仙仅有的一件书法作品——《上阳台帖》,是李白中年失意时,去找自己年少时的忘年交而写下作品。
作者从这幅字帖中仿佛穿越千年,听到一个诗人的心声,李白把他的愁掩藏在恣意的狂欢中,在山高水长中以乐写哀。
人生无望时不如读读黄公望。天才儿童黄公望从小有远大政治抱负,但生不逢时。
在元朝刚建立时废除了科举制度,对于读书人是毁灭性打击。等了大半辈子终于做了个小官,又被牵连到监狱里。
年过半百的黄公望断绝了仕途之念,转身走进山林创作出《富春山居图》
他画的山水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
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国宝级文物中,非《清明上河图》莫属。
这这副5米多长的画卷里,张择端用画笔记录了北宋时汴京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对研究中国社会史生活史,民俗史服装史,建筑交通等都有着非凡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都是独一无二的。
远处的风景 意公子说,愿修条山路,陪你看遍沿途风景,去看那山顶绝美的风景。《大话中国艺术史》就是那条山路,更美的风景在里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是苏轼的人生写照,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恬淡潇洒的一生。也是古代艺术名家们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