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前推荐一篇朋友晓军的文章,对于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家长和教师的教育都是具有启发性的,对于研究教育原理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昨天去电子城我姐他们店里。看到刚上初中的侄儿,忽然间发现个头又高了很多,甚至比我还高,是年青人长的快还是光阴荏苒呢?
他在很积极主动的帮忙组装电脑,能看的出还是非常聪明的。姐姐说他这次期末考试考的不好,我就问侄儿每科的情况。侄儿有些不愿意说,能看出他还是很自责的,也是很想进步的,我问他时都不愿意抬起头来。我也很想帮助他找到学习方法,无奈总是不知从何做起。想了想我通过谈话的方式询问了他学习的状况。他昨天感冒了,状态不是很好,我知道这不是深入了解改变他的好时机,他还是有些不情愿的和我谈学习。我转念一想,还是改变下策略。我觉得对于年青人在现阶段种下因比得到果更重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认知的能力;(我是谁?我怎么样?我要怎么做?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对错、善恶,能正确做出价值判断);培养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放弃、不言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挑战精神)……这些都非常重要。
实际仔细观察,这些特点在每个小朋友身上都是具有的。但是为什么慢慢就分化拉开距离了呢?现在思考下还是觉得最重要的是引导不够,没能帮助小朋友找到努力的着力点,目标总是宏大不具体没有可操作性;激励不够,没有正真调动内驱动力流于形式,也没有持之以恒,想起了就激励忘记了就随流;没有培养起坚强的毅力和耐力,主要体现为没有感受过长期坚持后得到成功的喜悦。
时代不同了,观念确需更新。
回想我初中那会,上学时离镇上有段距离,所以从小学五年级就在外租房,自己煮饭了。没有电脑,甚至除了数学书语文书就是最好的课外书了。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狭窄,除了课本就是老师讲授,学习全凭死记硬背和自我理解。学习不好时也常常自责,也非常迷茫无助。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知道为何而学习,不知道学习真正的意义。老师也讲到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于当时最远出行距离也就学校到家之间的距离的我而言始终是懵懂的。
而现在我侄儿他们这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又大有不同了。各种信息渠道五花八门,电脑、手机、报纸、新闻、电视、图书资料。但是为什么对这些信息没有得到好的利用呢?难道是思想的懒惰吗?人不是生来就懒惰。教育,只有教育的优劣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大因数。不管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区教育、甚至媒体教育,每一环都紧密相连。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一名儿童都能全面发展呢?
教育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论述的很清楚了,也谈到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滞后推广的对人的全面教育之间的矛盾却愈发明显了。这里说到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个更宏大空间的概念,包括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因素,因为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面对儿童的教育不应该进行隔断分化。
一个理想教育模型是怎样的呢?
学校教育做好统领、示范和引导,家庭教育做好监督和反馈,社会教育确实负起责任提供正面教育资讯、与实践。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确实也是很难做到的。
言归正传,经过这么几天的反省、坚持努力改变。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具有改变潜质的,而这种潜质就是发至内心的强烈改变的愿望。只要能发觉和触发这种潜质,加以适当的引导,经过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强化训练,每一个人都会有所改变。改变愿望的强烈程度决定了改变结果的实现情况和持续周期的长短。
那么怎么来激发和强化改变愿望呢?
首先就需要真正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会找到发力的点。
方法是比较多的,不管是树立榜样,还是涓涓教导或是当头棒喝,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增强改变的内驱动力,将改变的愿望变成其自发的不需要强制而持久存在的期许。
将改变的愿望变成行动的动力是改变的开始。
今天先写这里,教育这个话题确实挺大的。
在写的过程中也为妹妹去应聘事业单位的事操碎了心,哈哈。遇到问题犹犹豫豫,心中没有目标,一味的否定之于否定,自己和自己辩论怎么会有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