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回家,陪着孩子去找他的小伙伴玩,因为两个小家伙性格有些相近,都有点好强。他们俩在一起,没有风平浪静,一直都是打打闹闹,还时常你按着我我压着你,把自己所有的劲都撒在对方身上,而作为家长当然是害怕他们受伤。
所以今天下楼的时候就跟他约定,今天不能和哥哥动武,需求要学会用语言表达,不能动手。他点头说他知道。等电梯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句:我觉得被打的感觉很舒服啊!
我立刻想到了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的那本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我意识到孩子的负面情绪已经积满了,不得不用打闹和身体的疼痛来发泄出来。
孩子在大人面前,永远都是弱者,我们说一句不可以,他们就不能做,哪怕那是他再喜欢不过的事。
但是孩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天生的好奇心,很容易就演变成了“无理取闹和惹是生非”。这时候最是考验我们接纳力的时候,我们无奈、烦躁或许是愤怒。惩罚、吼叫或是不再搭理、用我们的爱去逼着孩子妥协。最终我们可能如意了,那个乖宝宝又回来了,扑倒你的身上说:我再也不那样了。可是孩子心里的憋屈、不满意在他扑倒在你怀里那一刹那就埋在了心底。
终有一天孩子埋藏的负面情绪他小小的身体再也受不住了,或许在小事上借题发挥大肆哭闹一场,又或许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在暴力和疼痛中找到宣泄的出口。
晚上我抱起孩子让他的头依在我的怀里,我问他:你喜欢打架吗?他点头,我提议我们用枕头来打架,他很兴奋。我们俩在床上演绎了一场武侠大战。看着孩子在打闹中开心地笑,我知道他的某些负面情绪得到了释放。最终累得我们不得不躺下歇息。
枕头大战也是劳伦斯•科恩主张的释放负面情绪的一个最为常用的游戏。
既可以把心里的情绪用身体的力量排泄出来,也不会伤害对方。这个游戏也是我和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一个简单的游戏也许隐藏着强烈的情绪暗流,可能你和孩子在玩掷球的游戏,积累了负面情绪的孩子可能会使劲地把球扔给你砸中你,看到你的痛苦表情,他还会开心的笑,也许你会觉得这孩子真坏,其实他只是把扔球当做了情绪的出口而已。
儿童心理学家经常谈到依附理论,劳伦斯•科恩用了一个恰好的比喻: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像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孩子感到饿、困、累、伤心、委屈的时候都是需要大人的安慰和关爱的,可现实是我们常常忽视了孩子的情绪,饿了吃、困了睡、累了歇、可是孩子伤心哭泣,委屈难过,我们很少能体会。
当孩子的杯子空了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蓄水,孩子就会缺乏安全依附感。
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
虽然电视、游戏似乎都能减轻孩子的压力,但是它们不能拥抱没有温度,没有提供人最需要的安全感的功能。
这时候最该上场的就是父母了,充满深情地凝望着孩子,用孩子最喜欢的姿势去拥抱他,放下身段玩一场孩子最爱的游戏,相信爱和游戏具有的魔力能蓄满孩子的杯子。
我是日记星球335号宝宝因心如月,这是我的第8篇原创日记,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12期21天蜕变之旅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