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佳颖
“人之初,性本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便是如此说道,起大概意思就是说:人在生下来的时候,最原始纯净的状态里,性情本就善良,这道理是毋庸置疑的。在西方神话里,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也并未强加一些东西于“小人”身上,只是将它们捏成“人”的泥模样,施之生气,令其自行发展,可见,初心本并无大别,善。
这世界风云变幻,这世界虚无漂渺,这世界五彩斑斓,这世界又危机四伏。
生活就像巨大漩涡里的迷宫,他们是还要错综复杂的存在,金钱的欲望,把人们的心照得通亮通亮,狂乱肆意的步伐也从未想过停止。他们没日没夜地“吸血”,欺诈百姓,贪婪的口子被他们撕得越来越大,最后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的躯体,而灵魂,也早已弃他而。于是乎,身体心灵开始不断地“降温”,他们变得狂躁不已,变得冷血逼人,变得面目全非。他们杀人不眨眼;他们将人类同伴玩弄于指掌间,毫无人性与怜悯可言;他们企图将世界征服,野心勃勃……这是多么,多么邪恶,不是吗?他们已面目全非,全然不见善良的影子。“哦!你的初心到哪里去了?”突然,我感到一阵冷风飕飕地灌入我身体,那是从所未有的恐惧,“人类…人类……”“不行,我得去找找本心,它一定还在那里的,一定……一定在的……”我语气里竟有了几分的哭腔,于是我极力地拨开那心灵倒塌的肮脏和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阴霾,眼前是黑的,黑到让你分不清是非。终于,发现初心善良,已被搁置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很久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感到疑惑:究竟是何方的神圣?竟有如此能力,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将善良“吞没”,予其负上一层厚厚的阴霾,将心灵一步步黑化,黑化……是高楼大厦开始拔地而起的开始吗?又或者是草地变成建筑用地?又或是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弊端?社会变得越来越繁杂,人心越来越难以揣测,若要追溯其根本原因,我也不知从何考证。
人类或许本就是一个不断进化发展的存在,这一切的一切也会因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发展而变得与初心相背,看起来不是那么善良,但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类如此残暴的行径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南京大屠杀的惨行真是罪不可赦,人类的野蛮完全失去人性,那又何来的“初心”之说呢?他们的心里只剩下法西斯侵略思想,妄想用武力征服世界。我既为日本人这极端变态的心理感到愤怒,又为人类还有着邪恶的一面而感到悲哀。
“本心难道就不存在了吗?”你一腔愤苦对我说道,“不,它一直在那,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虔诚的捧着它,常怀敬仰之心,他们的头顶也因此闪耀着光芒,他们的眼里时常有泪光,他们有悲有喜,对世界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充满着希望。那是善良的力量,让他们充满活力,焕发着生机,那是世界光明的存在啊!”说着我指向黑暗中那丝微亮发出的方向。
莫说“上善若水”,且看暖意人间,以善为本,为人之根本。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通气则灵,你若善待生灵,大自然也会感恩回馈;你若任性剥削,他必定给你报应。有因有果,善恶轮回。这虽是宗教里的信仰之辞,也并无大道理可言。它告诉我们要善良,善待一切,人生于乱世中,不慌不乱;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不剥削压迫;做一个淡泊闲适,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人,泰然立世,不卑不亢,不恭不妒,相守自方净土,不与世争。
提及“善”,不免让人想到“善意的谎言”这个东西,存在着一定争论:有“善意”这层面的理解;也有“谎言”这一面的欺诈性。若是“善意的谎言”以失败惨痛告终,便会遗留下其“谎言”之名,而“善意”则会被慢慢的遗忘,即便留下,也会留以“好心办坏事”的臭名,或“多管闲事”的教训。反之若这个“善意的谎言”帮助其办了好事,人们也并不会心存感激,反倒心存芥蒂。
不管怎样,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善意”,“人之初,性本善”,内心修养和美德需要我们一起传承,本持初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