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捧读张爱玲的小说,总不免带着几分好奇与恐惧。好奇的自然是她如何在人物身上杂糅进她与胡兰成的爱恨纠葛,恐惧的便是她的超现实主义笔触。其间困扰,正如围城外的我一般,好奇于城内的千姿百态,却又听过太多负面情绪的喧嚣。所以憧憬与恐惧平分秋色。
断断续续的阅读,每一次捧起总带有一份敬畏之心。我好像也成了那间接的刽子手,掌握着几个鲜活生命之间的纠葛。讨厌曼璐的自作主张,可是他亦是这场红尘里的破碎品,如若没有繁重生活的重担,她也可以躺在豫璟的怀抱里撒娇,偶尔一个轻吻便红了脸颊。可是,一切都只是如果,世界没有如果。所以她便成了那红尘之人,每天在歌舞场上媚笑,自己已在心里封闭了所有的窗,亦筑起了铜墙铁壁。于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姑娘变成了艳丽媚俗的弃妇。用尽了心机想要留住她那大腹便便油头粉面的丈夫,甚至疯狂到了愿意牺牲自己的妹妹,多么可怕又可悲啊!
我无奈于曼帧与世钧的错过,一次错过便在这时间与空间上横生出诸多支节,杂乱交错。所有的偶然因素似乎注定了这个结局,可是这偶然中的必然才是最致命的一击,倘若世钧愿意留一点点信任,或许结局就会翻拍。说到底,曼帧的天平终究抵不过她人口中的骗局。黑暗小屋里接近十年的囚禁生活竟然没有被人发现,荒唐到了极致。曾经青春四射,魅力无限,对于一切都充满希望的姑娘被社会的肮脏涂抹成了一个枯萎的行尸走肉,似乎只有血液的流动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曾经信中的等待一词被张爱玲恶狠狠的拿来嘲笑这些痴男怨女。
我无法去责备世钧的软弱无能,自以为是。因为他亦没有幸免于张爱玲的笔触,“后来”朝着梦想相反的方向奔走,他亦走上了平凡的婚姻生活,再也看不到妻子浓妆艳抹后的美丽,只有对于那过程的无奈。生活平淡到了望眼欲穿,过程没有任何期待,一条笔直的线段纵横了生死。
祝鸿才赤裸裸的展示了人性的丑恶,得不到永远是最好的,得到了却又这山望着那山高。幼稚到了令人作呕,白纸黑字描绘着所有的罪恶,罄竹难书。
叔慧与翠芝亦是这场红尘里的炮灰,叔慧为了所谓面子宁愿醉生梦死也不愿去赴那场华丽约会。而翠芝已然成为人妇却做着青春期少女的慌乱。就算曾经有过交际哪有如何呢?不过虚无而已。
半生缘起缘灭,一生兵荒马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