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院子
昨天下午连续看了几个视频,农家大院里、田地上、水库里的各种情景。特别是在浩渺的水面上驾船捕鱼,远山白云尽收眼底,心胸为之开阔。
一早翻旧作,找到两篇关于平房的博文。儿子读初中的时候,我们因陪读住在了校门口对面。那是一家敬老院闲置的排房,院子大,房间新,有暖气,有上下水。窗前是一大片野地,绿草如茵。曾经是学生家长陪读的首选,如今当然也盖楼了。
我记得自己常常抱着被褥,出屋子,穿走廊,沿排房,一直东去。绕到窗户前,把被褥晾晒在树之间拉着的铁丝线上。旁边是流水潺潺的小渠,尽管我隐隐地担心过,所幸从来没有发生被褥失足落水的情节。(20200626)
住在一个家
——2010年
今天上午,我们要去四中那边把经营了一个学期的家搬回来了。
多日来,我的脑海总是徒然摇曳那一窗茂盛的花草,飘浮着一天漫卷的白云……
昨天中午,带着面包、苹果、鸡蛋羹、水饺、糯玉米各少许,去二中——如今的四中南校区,看看重新住在学校的儿子。
正在进行中的电缆入地工程使得这一段街道深陷于地面,车辆不再通行,夹道的树木又遭砍伐。走在经过碾压已经平整冷硬的泥土路上,感觉天空愈加高远辽阔。
校门半开,放入不少家长。远远看到一个班的学生正列队上体育祼。校园的地面高一处低一处,一任陈旧的砖石和破损的水泥狼狈纠结,这样的路面自然增加了绊倒的机率。校园里悬浮着嘈杂的市声,某个店铺门前爆竹乍响,经久不衰,正和班主任手机沟通的几位家长语不能声……
站在校门内,感觉离在这里坚持了四五天的儿子近了一步。很快上体育的学生下课了,解散的孩子们拼命往餐厅方向跑,中途汇聚一股又一股从教学楼飞奔而出的其他学生……
身边一位家长说,他女儿住了三天校,只吃到一顿饭。据说在窗口排队的学生会旖旎至餐厅门外去。他女儿总是还没有排上,就到进教室或回宿舍午休的时间了。中午秋老虎阳光打在我脸上,看着猛跑的孩子们,想着他们忍着饥肠辘辘来应对繁重学习任务的艰辛,想着他们耐着性子承受两所中学接轨初期的其它不适反应,我的眼睛有点发酸。
门房工作人员说,原则上不准家长带饭进去,只允许送水果。我们一合计,让孩子回一趟家吧。先生去找班主任请假,不一会儿,父子们总算顺利出来了……
开学前一周,一家三口去海边旅游。正是我们在外地的日子里,这边紧急召开了四中二中合并的会议。两所中学均受到多所私立中学的排挤,四中虽然还能招到不少学生,但是更多的高分小学毕业生还是选择了私立初中,二中学生则是都快走光了。二校合并后,大约是出于保证生源和利于升学的考虑,初一初三在四中,初二放在了二中。二中离我家较近,早在1981年,一中不再招收初中学生,二中成为首选初中。多年后,二中的环境已由最初置身野外的得天独厚,沦为被后盖起来的商家店铺围追堵截的窘迫寒酸。学校从曾经独领风骚的优势地位,滑坡到接近倒闭的最差局面。四中做为如今最好的公立初中,教学条件还是不如私立中学,足令人担忧步其后尘。即便如此,目前四中的升学率还是最高,仍有外地学生涌入。私立中学的外地学生自然更多。目前二校已合并,新的封闭管理正在实施中,要求全体学生住宿。我们陪读的计划彻底泡汤。
初一第一学期,儿子在四中住了校。常因腹胀腹痛呕吐高热接受治疗,后来不得不做了阑尾切除术。第二学期我们在学校对面租到一间加上走廊可占用部分,足够30平米的平房,月租金300元,儿子开始跑校,身体总算再没有出乱子。对待租来的房子我们三个有着一致的主动精神,边角那间房曾经装护窗,粉刷四壁,贴壁纸,包衣柜,直到得心应手。初三学生毕业后,我贪图视野开阔,又选好空出来的居中的一间房子,再从头收拾一回。一放假就迫不及待地搬过去了。暑假期间,隔三差五要往那边跑一趟。车过立交桥后,便远离了喧嚣市区,进入幽静腹地。穿过职中和十小一幢幢精致的楼宇,来到四中附近。在崭新的房间里,为独自青葱的步步高浇浇水,在满眼绿色的窗边望一望。
住平房的日子就此中断,或许已经结束。我对儿子说:“妈妈总是想,冬天大雪后,一推窗,外边一片白茫茫。”
儿子笑着说:“我总是想,一推开窗,外边一堆纸箱子。”
走廊尽头我们住过的房间窗外,西面墙壁开着小卖部的后门,前面是唯一一家饭店的后墙。这片空间,常会积聚被不断抛出来的食品包装箱,堆得小山一样。
停电的夜晚,先生会在推开这排平房的大门时,看到静悄悄的走廊尽头我在烛光下煮饺子。晚上九点四十分,儿子放学回来。饭菜已经摆在方桌上,围坐在由三张单人床并起来的大床上,我们三个共进晚餐。
三餐外的时间,多是我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守着一室的明亮清洁宁静。中午或者晚上,陪读的家长会不约而同在走廊自家灶台上忙碌炊事,瞬间响起的谈笑夹杂着爆炒菜肴飘来的喷香,先生和儿子常常穿越这片足已唤起人食欲和归属感的袅袅油烟,欣然回家……(20100829)
忙碌心
——2010年
我很累很累。
梦里的我都是在睡觉。突然的凉意使我惊起,摸索着去关闭臆想中洞开的窗户。却看到只是很窄的一长条,不会有风直打进来。渐凉的秋风若要改变路线袭击我,如何能保全它最初的强度。何况梦里的我也一直潜伏在被子下,谨慎得只露一张脸在外面。但是为什么觉得冷呢?这床由人造棉被罩套起来的小被子从不消减它给予人感官上的爽滑舒适。或许温暖是很需要一点原始的粗糙来打底,与人才会更体贴吧。轻柔的东西易生飘逝之感,不能打上结实的烙印。
我在梦中去关窗,眼睛不敢往窗外望。室内本是混沌的一片白,外边似乎还是黑洞洞的天。我感受到手在扣上玻璃窗把手铁槽时遭遇到的反作用力,好像无形的铁屑纷纷坠落之际会有一些幽微的叹息隐约响起。
昨天中午,我挤在一地提包、纸袋、整理箱中简单吃了饭,便昏昏睡去。晚上先生回家后一脸惊讶,“你怎么还不收拾?”我实在是累了。我不知道搬一个挺小的家会这样心累。单人木床、冰箱、近三米的海棉垫、三米多的地毯、被褥、作写字台的A电脑桌、作液化气灶搁板和操作台的B电脑桌、炕桌、三个木凳、两个塑料脸盆、塑料水桶、塑料搁架、液化气灶、液化气瓶等运往村里婆家。据先生说,孩子奶奶很惊讶,住了半年天气,就有这么多东西。还没有看到第二次运回家里的这一批更零碎的货呢。
昨天的走廊一直飘荡着炖肉的浓香,使进进出出的搬家有声有色。不断有人进来观看这间被我们收拾一新并渐渐腾空的房子,打趣说,我们向房东说过了,初三回来住的话,再给他一间房,让他再收拾一场……众人笑。我们向住了半年的邻居告别了,他们要比住了十几年的楼房邻居随意亲切。想到这几对夫妻常常在走廊灶台上并肩作战的默契一幕,想到一家跑水众人帮着扫水拖地的友爱共处,想到大雨天家长们聚在大门口,学生一个接一个撑着伞冲入雨中跳跃而去的活泼身影……恍然如昨。
先生的一位朋友和两个同事帮助我们搬家。打扫中间房子时,朋友曾站在桌子上奋力铲除走廊天花板上已经起皱的一片片水泥。他们一致认为,这些大大小小的水泥块会扣在人头上,掉进饭锅里。其实我的不规则头敲打之后或许还能圆润些呢。它的顽固不化,它的思虑万千,也不会轻易就去应声倒地吧。
我辗转于多个梦境,我从被爱抚中清醒。梦中的人飘忽远去,残留心头的是从来陌生的温情感觉。是不是仍留恋母亲的怀抱,那个啼哭的女婴会在爱抚中安静睡去。是不是在期待从自己身上切割一部分,像克隆羊那样重塑一个人,自己投入自己的怀中。
我们是怀揣了半面破镜的人,人潮人海中从来找不到它的另一部分。(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