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岁之前年幼的时候,依赖性强,而且极为脆弱。父母很容易忽略对他的培养,比如教育,沟通和聆听。
目前比较普遍的两类父母,第一种父母是只知道利用自己地位优势来操控子女实现自己的期望。父母总认为比孩子更强壮,更聪明,而且永远正确,有时干脆直接吩咐他们怎样做,必要的话,还用吼叫,恐吓和威胁的方法,一定要随了自己的心愿。我们称之为控制型父母
另一种父母会一味的纵容子女借此获得爱戴与好感,结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毫无规范,缺乏自律能力和责任感。我们称之为讨好型父母
不论权威是还是纵容的管教,都属于偏重于结果的心态,或想让子女依自己的规划行事,或想取悦子女,唯独忽略了子女本身是独立人格个体。即子女的责任感,自律能力和自信心,而这些在若干年后,对他们面临重大抉择和实现重要目标,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现在很多孩子十几岁出现青春期的问题,大部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张,责怪孩子叛逆。其实是子女长到十几岁,进入独立期,她没有感受到你愿意不妄加评判的聆听,真心的尊重和关怀,不确信你是否值得他的信赖。你们的关系是否好到足以让你顺利与他亲近,沟通并施加积极影响。
因为在12岁之前,我们没有能力培养,所以到12岁以后出现问题,我们就会束手无策,举足无措。
举个今天发生在我家的例子
老师在群里面通知,我们孩子没有写完作业。因为在我们家,分工明确,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我们就跟他约定,所有自己的事情,全部都要自己承担责任。比如早起起床,学校里老师通知的所有事件,完成作业。向今天老师艾特到群里面点名,妈妈并不会感到难为情,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也要和老师保持积极沟通,让老师明确家长的界限,不能把孩子本来承担的任务嫁接给父母来承担。
今天中午孩子回来,我和他探讨了这个事情。上午他知道没有完成作业后,也没有懊恼的心和后悔的心,就是平静的接受就好了,今天再补上就可以了。你之前总告诉他,发生了的是事实,有情绪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现状,寻求改变。
他反思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从周一到周四,他的作业从来没有出现过落写。因为有周末,想玩的心大于写作业的心。到周六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群里面作业的信息已经被很多信息给顶没有了。而且在周日收拾书包的时候,也没有再次做确认。
当孩子自己找到了这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后,如何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呢?
可以有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就是在周五的时候,全部都写完。第二种作业实在太多的情况,先从手机上面抄在一张纸上,完成一项划一项,第三在周日晚上做最后的确认,是上学前最后的补救时间。
当孩子这样反复训练,不断明确他的任务和目标,他就不会再把自己的成败和家长的提醒混为一谈产生抱怨情绪。
因为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尚未摆脱依赖性的人则无此条件。因为他们无论在品德还是在自我把握方面都尚有欠缺。
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自食其力;智力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想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信心十足,能自我管理,不因他人好恶而影响自我价值评价。
独立远比依赖要成熟,可谓人生的重大成就,但却不是最高成就。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首先要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从生理,智力和情感三方面。如果不能同时兼具,至少要做到从生理上的独立开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