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端
精益创业的根基
“增长引擎”——为了调整增长引擎,新创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提升产品、营销或运营
“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太多关于创业的商业计划看上去更像是火箭发射,而不是汽车驾驶。这些计划细致入微的制定了要采取的步骤,以及期望的结果,活像是要发射火箭。他们陷入了一种危险境地,哪怕假设中有细小错误,也会带来惨痛后果。精益创业需要的不是基于众多假设制定复杂的计划,而是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进行不断调整。
“调整引擎”——产品—>优化,战略—>转型,愿景很少改变。
普通管理中,如果无法实现目标,要么是由于计划不足,要么是执行不力,两者都是重大过失。
第2章 定义
创业企业家:所有类型的创业者,包括企业内部创业者
新创企业:一个由人组成的机构,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
持续式创新:逐步完善现有产品,为已有客户服务
颠覆性创新:开发突破性的新产品
一家企业唯一持久的长期经济增长之道,就是用精益创业的技巧建立“创新工厂”,不断开发“颠覆性创新”。领导者需要创造条件,允许员工进行创业活动中需要做的实验。它令领导者不再高高在上的同意或否决每个创意,而是将之注入企业文化和组织系统中,让团队以实验系统的速度前进并创新
第3章 学习
“学习”二字是书本里用以掩饰执行失败的惯用借口,对于跟随创业者跨入未知世界的员工,学习是苍白无力的说辞
在精益创业模式中,学习—>“经证实的认知”。“成功地执行一项无意义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
1、延期会让很多新创企业得不到所需要的反馈意见。
2、一个英明的决定:在企业成立初期就设置了明确的收入目标,第一个月300,第二个月350,400······当无法提高销售数字时,把顾客请进办公室,和他们当面交谈并进行可用性测试,量化的目标激发了我们推行定性的调查,并让我们明确了想要问的问题。——低收入目标作为驱动责任
3、顾客无法告诉我们他们想要什么,但在我们奋力改进产品的过程中,顾客以其实际行动,或按兵不动向我们揭示了真相。
精益的思维方式把价值定义为“向顾客提供利益”,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是浪费的。
你很容易自以为清楚顾客想要什么,也很容易在折腾了一堆东西后发现它们毫无意义。因此,经证实的认知必须要以从真实客户那里收集到的实证数据为基础,邀请客户到办公室面对面交流,推出第一个简单版本的使用软件先行使用,获得反馈进行不断更迭。
正确看待新创企业生产力的方式:不在于我们开发了多少东西,而在于我们的努力换来多少经证实的认知。——以成效为衡量标准,而不是工作量。
我们开始了解哪些顾客会使用产品、为什么会使用。每得到一点认知,就表示又有新的实验要做。
半死不活的低收入给希望当头泼上一盆冷水,这种现象激发了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推迟数据收集,直到确认能取得成功。这种延误造成的消极效果是大量工作的浪费,重要反馈信息的减少,企业开发出无人想要的产品的风险剧增。
我们需要展示的是,如何不受诱惑,摆脱那些虚荣浮夸的指标,不粉饰太平吹嘘自己多么成功,而要凭我们在产品开发商的努力,走向巨大成功。
最终,公关上的热闹会褪去,胜出的是业务的根本特质。要是我们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追求戏剧效果而不是争取实质进展上,才是大麻烦。
以上总结的技巧并非总是特别有用,取而代之的方法是,学着把各行业中每个新创企业视为一次大型实验。问题是“需要开发这个产品吗?”和“围绕这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能建立一项可持续的业务吗?”我们需要一种方法,系统的把商业计划分解为其基本的组成部分,并且实证的测试每个部分。
在精益创业模式中,新创企业要做的每件事,包括每种产品、每项功能、每次营销活动都被视为一次实验,用来获取“经证实的认知”。
第4章 实验
如果你无法失败,就学不到东西
一项真正的实验运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在一个清晰的假设前提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接着再用实证法进行验证。正如科学实验是以理论为基础,新创企业的实验则由其愿景为指引,每个实验的目标都是为了要建立一项围绕愿景的可持续业务。
Zappos最初的产品很少也很单一。它只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市场对独特的网上购鞋体验有没有足够的需求?尽管规模很小,但企业还是从中获益良多:更精确的顾客需求数据;和真实顾客的互动交流了解顾客要求;意外发现一些突如其来的顾客行为,一些以前可能没想到的问题。
战略计划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完成,而这些实验却可以马上执行。为了长期改变,立即进行实验,从小处做起,防止一路上大量的浪费。
化整为零,第一步要做的是把大的愿景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
创业者最重要的两个假设:
1、价值假设
衡量当顾客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它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其价值?例如“保留率”
2、增长假设
测试新顾客如何发现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例如“分享传播”
实验的意义不在于找到普通客户,而是找到“早期使用者”:那些最迫切需要产品的人,他们对错误更容易原谅,而且渴望提供反馈意见。
接着运用技巧:“贵宾式最小化可行产品”
如果早期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看上去没有希望,那么很明显就是基本战略出了问题。这不代表需要放弃,相反,它意味着是时候马上获取如何改善项目的定性反馈。
如果实验是成功的,经理人就可以开展他们的活动:招募早期使用者、增加员工从事深入或重复的实验,最终着手开发产品。到了产品可以大范围推广之时,顾客群也已经建立起来了。
团队成员开始时先提出以下4个问题:
1、顾客认同你正在解决的问题就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吗?
2、如果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顾客会为之买单吗?
3、他们会向我们购买吗?
4、我们能够开发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产品开发的常见倾向是直接跳到第4个问题,在确认顾客真有问题之前就去开发解决方案。
成功不是实现一项产品功能;成功是学会如何解决顾客的问题。
他们发现,顾客常常要求烫好衣服,也愿意付双倍的价钱在4个小时内拿回衣服,而不是等上24小时——这就是来自真实顾客的真实需求
怎么做实验?找到计划中非事实性的、假设性的部分,然后制定测试的方法。
推断结果不会很完美,但比起普通的市场调查,它可以定下一个更准确的行为基准线。
最重要的是,这个产品可以作为一个雏形,逐渐形成更完善的服务。——实验也是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