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导读】
问题比答案重要,要透过表象问题找到最根本的问题。船长提到电梯的问题,不是电梯慢而是人们在等电梯的体验不舒服,导致对电梯不满。找到真正的问题比回答表想问题更关键。
【阅读《个人形成论》第六章“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现实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罗杰斯也在咨询中遇到人们千奇百怪的问题,他说每个人提出的只有一个真正的问题,那就是“我是谁?我怎样才能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在我所有行为底下的那个自我?我如何才能成为我自己?”我觉得这就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
书中的内容我不再详述,说一说我自己接触真实自我的过程。我的读书生涯比较顺,小学初中都是学霸,顺利升入高中,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想回老家县城教书,就努力考研。
研究生毕业前,师兄师姐们说,女生硕士毕业不好找工作,我又幸运的转了博。我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的问题,就是在读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很枯燥乏味无聊,我很不喜欢,能坚持读那么多年,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在城市里找个工作,安家落户。
这也跟我小时候的家教有关。我妈是她那个年代的高中生,考大学没考上,嫁给我爸做了一辈子农民。她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所以,我读博士期间,根本没有好好搞科研,纯粹就是为了毕业拿学位证。
博士毕业后,我就很不想再去找有关科研的工作了。当时重庆正好在招公务员,我就去考了,然后就到公安局工作了。也是因为我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在重庆工作。
从毕业到参加工作,再加上换行业,工作后很快又结婚生子,我从单纯的学校生活一下子过渡到复杂的同事关系、混乱的家庭关系当中。我手忙脚乱的无法应付,破罐子破摔,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方向,曾一度非常抑郁,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后来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在孩子三岁多的时候,我突然醒悟了,不能再纠结迷茫下去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不能放弃自身的成长。所以我重新拿起书本读书,没办法去参加线下活动,我就爱上了线上课程的学习。
我去报写作班学习写作,参加社群活动,结识了很多线上的朋友;学习投资理财,让财富增值;学习游泳,锻炼身体;后来又做了微商,突破自己,挑战自己。
自去年11月底加入船长平台以来,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的学习氛围。在单位上在家庭中,我经常不被认可不被接纳,但在这里我经常被鼓励被赋能,这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和能量,不断的去破框,去做很多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就连我一直不被老公看好的工作也获得了很多小伙伴的羡慕与敬佩,这也激励着我去写自己工作遇到的人和事。人啊,一定要有自信,做起事来也会神清气爽。
现在我明白了,人生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积极的去尝试没做过又想去做的事,不给自己设限。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认识自我,因为自我是个流动的过程,是动态的,所以认识自我也是一个不停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