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面世也有两年多了,在刚出来的那会,有些人预言公众号借助H5技术必将取代大部分的app。两年多过去了,微信取代了哪些app呢?在未来微信还会继续取代哪些app呢?
订阅号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做的比较好的一些订阅号的例子:
我们可以把以上订阅号分为:
- 博客类,比如:小道消息。
- 社群类,比如:罗辑思维。
- 媒体类,比如:人民日报。
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在订阅号中,其实没什么功能可言的。技术其实不是起到关键因素的东西,主要还是这个订阅号产生的内容。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订阅号给大家提供的权限:
- 被折叠
- 每天可以发送一次图文消息 。
大家有没有想过,微信为什么要给订阅号开放这些权限。因为微信在产品层面上就是想通过订阅号连接媒体与人。可能有些人觉得我订阅号被折叠了,被打开率就降低了很多,会影响我文章的阅读量的。这个确实没错,但是大家要知道微信中的文章有80%是在朋友圈中导流过来的,好的内容是不会因为折叠而被淹没的。
结论:以内容为支撑的应用适合做成订阅号。比如:博客,微博上的大多数营销号,科普机构,学校官媒,媒体机构等。
服务号
服务号感觉就要比订阅号复杂些了,在产品层面上,微信服务号到底想要连接的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例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服务号的共同点了?
它们都是以推送为主的应用。
利用微信服务号的模板消息是非常适合做一些提醒类的应用的。我们顺着这个思路还有什么其他的应用适合了?比如:TODO类型的,校讯通等。
我们接下来再看看第二组例子:
这一类的都是o2o型的应用。
这一类的应用为什么适合在微信上做了,因为比较容易推广。我们试想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喝酒了,想个人帮忙代驾下,这个时候,桌上看到e代驾的广告。然后你没有这个app,你需要下载这个app,这时你要是没有WiFi那不就蛋疼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是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进入微信服务号使用了,那不是对用户来说很方便。
所以说,那种在前期需要进行地推的应用可以先考虑在微信服务号上进行开发。不过由于服务号性能等问题,在体验上还是和app有一段距离。在后期,用户比较多后,还是需要转向app开发。
我们再看一组例子:
微立拍,你关注它公众号后,上传照片到公众号,投币,就可以打印你上传的照片。
这类硬件和手机结合的应用也非常适合做在微信上。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推送类型的app,强地推型app,和硬件结合的app,大家会发现一个什么共同点了?
使用这些公众号都是被动触发的。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大家会发现主动去使用服务号的路径比使用app的路径长了将近一倍。
所以说推送类型的app,强地推型app,和硬件结合的app这种被动触发的应用非常适合做在服务号上。
另外还有一种应用适合做在服务号上,就是资源独占行。你的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做成服务号可以最省钱。比如:顺丰快递等。
企业号
企业号,从产品层面上看,微信是想取代OA应用,这个目前不好做判断,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太用过这个。不过从我个人角度上来看,我是不太看好的,因为微信说到底还是比较私人的东西,比较生活化,如果把工作和生活混合在一起,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