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将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细心的感知自己才能深入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是进步的基础与前提。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本·琼森《木材,或关于人与物的发现》。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不同脾气的人说的话也不同。
如:一些比较固执,给自己贴好多标签的人常常会说:我做不到……,我没办法……,我不能,你要是我,你也一样……等。
而那些张嘴就给你分析好多原因的人,多半是推卸责任的人,他们常会说:都是怪……,或者感慨,都是命啊。这也些人没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完全的交在别人的手上。
还有一些人总是假设,当初如果怎么怎么样就好了,这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人。
还有一些思考懒惰的人,常把差不多,大约等词挂在嘴上,
还有一些对生活感到无能为力,对自己没有理想的人常会常会用宿命的口吻对自己说:我就是不行,我没有那个天分等。
(二)
认识自己,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做一个对自己的有心人(事实上一个会用心的人,对自己对他人会是同样的有心人,做一个有心人可能是一项技能,一个本事)。
吴伯凡说,生活的单调从语言的单调开始。那些从小就接触了大量词汇的小孩子要比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对生活有更细的感知,对事物能更深入的了解,在成长中也表现综合素质高。当我们的某些感知无法用相应的语言表达的时候,就出现了感知的黑洞,慢慢的就会失去了这些细致的感知。
所以,认识自己,从细细的记录自己的口头用语开始。发现这些常用的话背后自己的认知逻辑,是成长的起点。
(三)
徐文兵(厚朴中医学堂堂主)说:汉字,写下来是符,说出去是咒,沟通天地。
既然语言有这么大的作用,让我们从改变自己的语言开始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先去丰富自己的词汇,不管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电视剧从背诵经典的台词做起,如果你接触的是一些有水平的人,你还需要看一些关于理论或者哲学的有层次的书籍,同样要背下来一些经典的话语。有了足够丰富的语言之后,根据不同的场景,接合自己不同的角色,说出恰当的词汇,做一个口吐莲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