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出现一个热点新闻,说北大毕业生买猪肉。当时这条新闻引起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关注,大家都说这个大学生疯了。
有一段时间,我的孩子每天回到家都玩过家家,说自己是厨师,要为我们做饭吃,还说长大了也要当厨师。我父母听了非常严肃告诉她:干嘛做厨师呀,做厨师不好,别做厨师。
看吧,好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普世价值观就是,某某工作不好,以后不要做,某某工作好,要去做,这导致我们总会带着偏见去看一些不好的工作,带着向往去追求所谓好的工作。
所以,很多人喜欢追求一些标签,一些外界的认可。比如某某高管、某某专家。认为这样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想追求身上的光环,社会的评判,外人的羡慕。却很少有人问自己: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人,哪怕是争取到了“好工作”,依然不开心。
当我们小时候说“我要做厨师,为大家做出可口的饭菜”“我要做清洁工,保护城市的环境。”.......接着收到周围人的反对声说“哎呀,不行不行”;甚至是嘲笑声说:“这孩子真没出息”。
当我们长大后发现,好的工作被追捧,坏的工作被歧视时。
在一个个我们内心的价值观刚刚树立,就被外界给与评判时,我们的社会价值感和热情,就已经被熄灭。
所以不管是好工作还是坏工作,我们都做得不开心。
大多数年轻人做一份工作不开心,就换一份,再不开心,又换,在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浪费了大好青春。
就像从前的我,在银行工作时,一度怀疑人生的意义。
其实,任何工作都有价值,都需要被社会认同。而一个人无论是做“好工作”还是“坏工作”,在找不到价值感的初期,都会是枯燥乏味的。
唯有找到了价值感,倾注精力,才能持续进步、成长,最终明白人生真理。
就像一位建筑工人,说自己不是在建大楼,而是在给千千万万的人一个坚固的家,因为对家的追求,他一直坚持品质原则,后来自己创办建筑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一位化妆师说,我卖的不是化妆品,我是帮大家找到美,这个美的追求,让她一路从柜台销售,做到了店长、公司总部的产品研发部,她励志,要为广大女性做出好产品;一位前台小妹说,我做的不是前台工作,而是代表我们公司的门面、招牌、规章制度,所以,后来她进入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并且因为她的热情和一如既往的亲切,一次到国外的进修深造机会,给到了她。
这些,都是平凡人对工作的价值感定义。
所以,以后当迷茫的时候,随时问问自己,我的工作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