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1.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共同体感觉就是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重要的是阿德勒说“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而是学会自我接纳。课题分离就是教我们分清“什么是能够改变的”和“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2.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credit”。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即使蒙受损失一样。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作信赖。
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如果总是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别人,我们就无法与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3.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赖”是有机的一个整体,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简单说就是指“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吧。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但是当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4.甘于平凡的勇气
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5.“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
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当人生是连续刹那的时候,当人生只存在于“此时此刻”的时候,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人生没有意义!
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