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我们长大之后,圈子越来越小了,交新的朋友越来越难了。
尤其是工作以后,除了同事和以前的朋友,就不怎么认识别人了。问题是,连老朋友都在渐渐流失。
经历不同,阶级不同,三观不同……渐行渐远成了必然的趋势。
以前可以穿同一条裤子的姐妹,现在,连给对方点个赞,都要小心翼翼了。
就像兰姆老师说的,“童年的伙伴就像童年的衣服一样,长大了,就穿不上了。”
相应的,微信上的“好友”倒是越来越多了。
莫名其妙的,加了很多人——逛街买个衣服,拿个快递,对方都要求加微信。
彼此的交流也不少,用语也可以说是亲切、温馨、充满了人情味儿。
“亲爱的,好久没见你了,你最近都不逛街了嘛。”——商场服务员说。
“你怎么还没回家呀。我等你好久了。”——快递员说。
有时候,好不容易遇到有点投缘的人,开始兴头挺足的,约好了下次见面聊,结果,就没有下次了。
小时候,我们随便遇到一个同龄人,就可以很自然地过去搭讪,说,“你也在看这个漫画啊”,“要不要跟我们一起玩儿”,也很容易跟对方成为朋友。
而现在,我们认识新人的机会变少了,社交能力也在退化。
只要面临社交,就意味着要面临大面积的尴尬。
不知道跟陌生人聊什么,也成了当代社会一大难题。
2
最大的感受就是,交新朋友,要从头开始交待自己的人生,要回答“你是哪里人”、“你是什么星座的”、“你有什么爱好”等三大哲学问题,好特么心累啊。
平时上班已经很累了,晚上回家,只想葛优躺,玩会儿手机,跟自己待一会儿。
周末的时候,睡了懒觉,就下午了,点个外卖,刷两集电视剧,一天又过去了。
交朋友的激情完全退却了。
尤其是,一想到交朋友就要出门见面,出门见面就要洗头化妆穿bra,还要挑合适的衣服合适的鞋合适的包,太贵的包显得装逼,太便宜的包又显得过得不好——光是脑补这个程序,就特么元气大伤。瞬间觉得,老子孤独终老算了。
有时候难得出现在社交场合上,一群人聚在一起,看上去挺热闹的,然而并没有合群的感觉。
大家明明不熟却要装熟。
我们要迁就其他人,要融入话题,还要假装对方讲的段子很有趣,自己在八年前完全没听过呢。
烦死求了。
3
说真的,不是不想交朋友,只是有点力不从心了。
生活压力特别大,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够用,这就导致我们越来越功利了。要去结交新朋友,都需要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要不就是找另一半,要不就是找人脉。
与此相悖的是,朋友是什么?
知乎上有个答案就是:无目的之交往,才更动人。
事实上,这个理论,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社会学家认为,交朋友要集齐三个条件:
在同一个空间相处;
无功利目的的互动;
放下戒心,暴露自我。
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个条件是容易满足的。
大家在一个班上课;
每天的相处就是一起玩儿,女生一起追星讲八卦,男生比赛谁尿得远;
那个时候,对身边的人没有防备,动不动就掏心掏肺。比如我高一的时候,跟同桌刚认识一周,同桌就知道了我9岁尿床,10岁因为吃太多而住院,从小自己一个人住。
但是大家又说,不要和同事做朋友。
长辈也总是动用一大批俗语教导我们啊,什么防人之心不可无,什么逢人只说三分话,什么九浅一深,啊不,是交浅言深……
问题是,特么不敞开心扉,不一起素颜,不一起抠脚,不一起说别人坏话,那还做什么朋友。
去哪儿找朋友、怎么和陌生人发展为朋友都是让我们烦躁又没法去解决的问题。
目前,很多社会学实验,都致力于研究我们该怎么突破社交圈层,怎么结交新朋友。
甚至,有些综艺节目都以社会实验的思路去做了。
比如由三只松鼠冠名的综艺节目
《空房间》。
它就是主打新社交方式的综艺节目。
它的行式就是,把两个陌生人,安排到同一个“空房间”里,经过半小时的相处,讨论一些犀利的带有心理实验性质的话题,这样一圈下来,他们会发生点什么呢?
有时候不是不想交新的朋友,只是觉得力不从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