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女儿读小学时,有一次我检查她的作业,发现蜀国的“蜀”字写错了,把里面的“虫”写成“缶”,当时就叫她改过来,但她却很不乐意,说:“老师就是这样写的。”甚至还和我发了阵小脾气。行,不听老爸的,就去查字典,结果,当然,老师写错了。看她一脸的迷茫,我也不知道怎样去说道理,毕竟,小学生的眼中,老师就是权威,就是偶像,老师说的都对。现在想想这事,不知道当时对她幼小的心灵有多大的打击呢!
其实,不单单是小学生,就是成人平常也不太分得清什么是偶像,什么是榜样。其实很简单,偶像是用来“看”的,榜样是用来“学”的。若日常生活中只有偶像没有榜样,就会盲目随波;若只有榜样没有偶像,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好吧,又说回《论语》中最重要的“学习”了,学,多听多看,习,反复去实践。那么,孔子要学生“学”什么、“习”什么?
孔子说:“见到贤者,就想和他一样,见到不贤之人,就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不好的想法和言行。”见到“贤者”,不是仰望、羡慕和夸奖,而是要使自己和他一样;见到“不贤者”,心理状态则是担心、恐惧,害怕自己是否也和他一样,有这样不好的想法,有这样不好的言行,这就是内心的自省。一正一反,一善一恶,两相对比才是强烈的心理感受,正如孔子说:“三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品行好的学习和跟从;那品行不好的,则使我内心反省而改正。”换句话说,他人既可以做我学习的榜样,也可以作为我反省的对象,两者都可以算是老师,因为都能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贤者,有两种,一种是贤德的人,另一种是有贤才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与才”。德,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无止境;才,是一种能力,用水平和熟练程度去衡量,以个人的体力和智力为极限。孔子要学生学习的,既有仁德、贤德,如颜回之贤,是贤德。也有各种技艺,,冉求之艺,是贤才。如何对待“德”与“才”呢?孔子说:“一匹好马,不是称赞它能力如何,而是要称赞它的品德。”
我一直有个习惯,不喜欢浪费时间。十多年前,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开始练习毛笔字,练了三年,看来看去,自己写的字还是不成样子,心灰意冷,转手学习素描,画来画去,临摹还行,出去写生则一塌糊涂,为此怅然了很久,之后,古琴、国画等等等等都进入我的零散时间,结果都一样,无果而终。虽然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却只能“略懂”,拿不出手,画不成幅,唱不出口。因而,再写也不能成为书法家,再画也不能成为画家。还不如,根据自己喜欢看书的兴趣爱好,多看书,多思考,有心得便写写文章,乐,才在其中。
所以,“才”不需多,有一便可,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自己的才能,这才是正途。孔子因为小时候家境贫困,不得不掌握很多技能,但他说:“君子需要掌握很多技能吗?不用这么多啊!”
“才”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得到,“德”则需要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论“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如果排序,则是圣人、君子、愚人、小人,把小人放在最后,是因为愚人尽管无德无才,却不会为乱社会,而小人才胜于德,则会不择手段牟取私利,终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我们也偶尔成为圣人,持续保有仁德,德性就常驻于心了。
(向雄读《论语》之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