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同事是年少时的同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他和老师有一点不远的亲戚关系,而我没有。我们俩都很喜欢老师,同学说他喜欢老师的处理事情的态度,积极稳妥,谨慎稳重,而我呢?则喜欢老师身上自带的儒雅气质,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我对于老师,更多的是崇拜,是敬仰了。
昨天下午我和同事聊天时提起了我们的这位老师。同事说已经好久没和老师联系了,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我表示诧异。
“怎么会?你们关系不是很好吗?”
“是啊!关系不错。”
“那还好久没有联系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过得怎么样吗?”
“嗯,是这样!没有联系!”同事若有所思的回答,眼睛看向了远方。
我没有再问,其实,我和老师两天前刚刚打过电话,电话里他还嘱咐我好好工作,把分内之事做好,平时多看一些书,彼此聊的很愉快呢!
我回头看了看同事,他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劝我,“这人啊,不能走的太近,太近了容易收到伤害,有时候,走的越近,受伤害时伤的越深。”
对于他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对人,就要诚心诚意的付出,平时打打电话,聊聊天,生活中才充满了情趣。伤心失意时互相鼓励,快乐高兴时彼此分享,心才能越走越近,如果不联系,彼此会产生距离,对对方的生活不了解,疏远了关系。
“你那都属于小女人心态,你想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谁又能保证你的电话不是对对方的一种打扰?当你烦恼时,你拿起电话对对方一阵诉说,然后期待别人对你施以安慰,可是,你是不是想过,当时别人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想过人家正在经历的事情,你的电话是不是给对方造成了困扰?距离产生美,说的一点都不假。”
我无言以对,对于这些,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么多,总是高兴了就笑,伤心时就哭,原来生活里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还要设身处地地交换立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打扰,就是最大的尊重。
可是,可是,彼此不打扰,距离是拉开了,分享从哪里来?相谈甚欢从哪里来?我总是想起每次和老师打电话时他谈笑风生的样子,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经验。想起每次简单的相处时,我曾经向他讨教的问题,有的幼稚生涩,有的抑郁烦闷,但老师都一一予以解答,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畅谈自身经历,往往给我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难道这一切都是错觉?
昨天临睡前,忽然看到一为老友的文章《距离和美》,文中从几个小故事中总结了自己关于距离和美的看法,我又想起了我和同事的争论,思绪万千。看来,距离和美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是一个千年的命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