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先生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艺术家的他,一直以来走着一条以西润中,中西结合的绘画道路,坚持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采取具有造型表现的绘画形式表达的对于艺术观念的认知和解读。林风眠对中西融合的理解,主要提倡的是西方注重个性表达的精神与中国绘画的结合·,与主张将西方的写实精神与中国绘画相融合的徐悲鸿先生不同。这就造就了中国画发展的两个方向。
仔细端详林风眠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内心的纯粹,坚强的文人精神。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然而他自己却孤独了一生。
孩童时期母亲的离开
幼年时的林风眠从小就对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总是缠着母亲带他去染房看颜料。林风眠的母亲由于长期受到丈夫和婆婆的冷漠,经常出入染房的她,很快与染房的年轻老板坠入爱河。不幸的是,被丈夫发现,族人们将其捆绑拷打,鲜血淋漓,最后远卖他乡,沦为他人的奴婢。
这件事对于儿时的林风眠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伤害。他有很多是以“宝莲灯”、“白蛇传”为题材的画,或许“救母”是他一生不能解脱的情结。
春风得意时,挚爱之人不幸离世
19岁时的林风眠,赴法留学,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
爱好色彩的林风眠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画家所倾倒时(那时这些画家相对于写实为主的西方艺术届会显得尤为的离经叛道)我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或许他们内心对艺术的向往都有一些本质的共同点,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1924年5月,法国举办中国美术展,林风眠先生的《摸索》让他初露锋芒。
这幅巨画展现出他艺术中的独特天赋,画面中,荷马、但丁、孔子、雨果等先哲在灰黑色调的沉郁气氛中思考。这幅画更是获得了蔡元培先生的赏识。
此时的林风眠不仅在艺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更是与可爱的奥地利女子罗拉喜结连理。然而,天公不作美,妻子在分娩时不幸染上了产褥热,最后和胎中孩子一同离去。再次深受精神打击的林风眠从此性格变得内向,感情世界更加孤独寂寥,转而绘画成为了他最终的依靠。他徜徉在绘画的舞动中,画笔成了他宣泄情感的利器,《生之欲》应运而生。
回国内,扛起中国美术大旗
林风眠携第二仍妻子回国,原本工作还没着落的他,却被蔡元培举荐为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年仅26岁的他便开始了校长这一事业。
他不畏言论,邀请65岁的齐白石任教,那时的齐白石还遭受着所谓正统画家的冷眼,认为其不配进入高等院堂教书,正是林风眠的坚持,齐白石才走进了高校。
1926年,蒋介石发起清党政变,林风眠许多同乡好友被杀害。从不过问政治的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用画笔来控诉内心的愤怒。他组织学生到民间写生,了解民间疾苦,提出美术是改造社会的利器,这些一系列活动,触动了北洋政府的利益,张作霖一度想将其枪毙,幸亏张学良的好言相劝,林风眠才得以保全性命。
林风眠继而南下杭州,他的作品开始由写实转向写意。杭州艺术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独立艺术院校的开始,他的教学理念影响了一代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更是撑起了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董希文等等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可以说,没有林风眠,也就没有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这些在国际上能被认可的现代艺术大师,否则,中国的现代艺术将是苍白的。
命运多舛,晚年执笔,保持初心
文革时期,一向和蔼可亲的林风眠一反常态,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朋友,学生受到连累,想尽各种办法,销毁自己的作品,不乏许多精品。在狱中,许多好友自杀,了却残生,但林风眠凭着自己的毅力,怀有对艺术的追求,坚持的活了下来。文革结束后,林风眠出国探亲,把带不走的画全部馈赠于自己的好友。
晚年的林风眠在香港无时无刻都在回忆之前销毁的作品,想凭着自己的记忆,再次让那些画作显示在大众眼中。
回顾近百年跌宕起伏的中国美术史,是林风眠把垂危的中国画推向了现代形态,我们后辈才有资格在一个新的语言方式的基点上讨论、推动中国画的发展。说林风眠拯救了中国画绝不为过,称他是中国的现代艺术之父更是理所当然。否则,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在博物馆隔着玻璃回味中国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