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月12日,简书合伙人、壹品创作者联盟(以下简称“壹品创联”)第一届轮值主席“无_穷”先生在简书社区宣布:壹品创联组建“网文纵横公会”。
何为“网文”?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所有网上的文字或者上网的文章都算是网文?那么,何为“纵横”?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所有一横一竖、无数横竖组成的方寸之间都可以夹杂着不同寻常的味道?这么说来,这个公会竟颇有点囊括寰宇、包罗万象的味道?那这么说来的话,简书联盟委托我忝居公会常务会长之职岂不是让我深感压力山大、瑟瑟发抖?
好在,经过两天时间进行团队组建和框架建设,公会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成员中不乏饶有思想和才华横溢的“才子佳人”“英雄儿女”“日更达人”“文坛新星”……他们中间,有的曾出版过自己的书籍,有的曾培育出众多在校毕业生,有的曾叱咤生意场风生水起,还有的曾完成过剧本创作并收获大量粉丝和流量……队伍越来越壮大,人才越来越密集,作品越来越精彩,一切源自简书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今生有缘相逢,在这个喧嚣而不乏浮躁的人世间在文字的世界里畅谈过去、当下与未来,这是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也是心灵的沟通与切磋,更是文字的互动与激情。
如果你也有加入公会的蠢蠢欲动,正跃跃欲试想通过文字在文化世界里遨游一番,不求闻达于诸侯,惟愿可以一颗谦逊赤诚的对文字的热爱之心和对书香的仰慕之情,皆可以通过下方留言板或是简信等各种渠道联络我们,加入公会之家,从此“以我手写我心”,在执笔画江湖的道路上不再孤独与寂寞,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善友伴与你一路同行,渐行渐远渐(见)无穷……
头脑风暴(2021年1月13日):
一、思考与探讨课题(发愤的草莓命题)
在短视频方兴未艾的时代,你觉得写作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持着你孜孜不倦地码字?
二、思辨与华山论剑(按出场顺序)
毕竟看短视频更不用费脑,看文字的人估计现在越来越少了。
很多电视剧为迎合观众的口味,创造圆梦的场景。而优秀的小说接地气,看见小人物的世界,呈现生活真实的样子。
电视剧的编剧,很可能是自己写得很痛苦(为了商业需求),观众看得爽,很容易普及一大片。小说的作家把自己对真实的满腔观察,凝结在文艺范的文字里,作者表达自己想要倾诉的,有“心流”体验,写完很爽。读者可能要投入很多的情绪和“二次创作”跟着主角进行一场心灵过山车。小说对受众的要求会更高一点。
对于作者本身来讲,写作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短视频时代里,给自己创造“心流”体验的一种独特方式,让我们忘记时间、世界的全情投入。这是写作对于我的意义之一。
写作帮我们在内心深处,构建出一个百草丰茂、落英缤纷的后花园。我们和别人经历着同样的世界,看到的却总是不同的画面。于无形中,生命的这条河变得越来越饱满,越来越雄壮,奔腾有力!
阅读是二次创作,从别人的故事里读到我们自己需要的养分,往往是自己关注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正是如此,有时候,读者可能还会看到作者本身并没有刻意表达的主题。
无_穷:
表达方式不同,获得的体验就不同!
就算再过一千年,视频技术也不一定能完全表达出文字产生的想象世界!
如果你发自内心地感恩生命馈赠这趟旅程,那文字必然是流淌幸福的!
幸福是一种感受能力!
生命不过是一团细胞组织,有什么区别呢,任何事件的产生,也都是外在的!幸福是细胞的追求,细胞就追求存在,也就是活着,所以说能活着就已经是幸福了!
洛言姐姐:
视频和文字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感。视频更有冲击力更有快感一点,体验感也更好一点 ,表达的意思更直接更快速,但是不能让一个静下来,该浮躁的还是浮躁。比如说心情压抑的的时候,你看几个视频看完了,你内心还是回到原点,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但是文字的话就是慢,一些东西要表达很多,然后你要一页页去看,所以在慢慢看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就平静下来了。
能够持之以恒看书或者写文章的人,内心经得起波涛汹涌的考验吧。文字更能让我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深处,比如说现在的电视,看几集就知道大概的结局,以及人物性格,但是看书,我们一定要一点一点去看去揣摩去思考,会更有力量一点,但是花费的时间也要长一点。这个感悟完全属于自己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满足,那才是我们精神的力量 。
看电视剧,刷抖音、小红书、短视频全是有钱人各种奢侈生活和美好爱情模范夫妻让人很向往,让人有很多美好的想象空间,也更容易让人做白日梦,从而嫌弃自己的生活和伴侣,看书籍大部分都是穷人以及人间疾苦,且大部分都是悲剧收尾。电视剧短视频哪怕是现在的春节晚会上小品,都是要宣扬正能量,去美化一切都是好人有好结果那种感觉。事实上,我们看书去体验作者以及他笔下的故事经历苦得让我们压抑和心疼……但更多的是珍惜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觉得自己的一切不算什么了……
我以前看《平凡的世界》,就感觉现在的我们太幸福了,但是你去看现在那些电视剧,一个一个大女主和男主被过分美化了,最后都是一副大团圆的感觉。其实现实生活太多好人都是悲剧结尾,我觉得小说更真实吧,没有过度渲染人物形象。
电视剧、短视频都是个性很鲜明,好人好得不得了,坏人坏得不得了,就是为了凸显好人,然后表明好人一定有好报那种特意为之的感觉,但其实我感觉人性是有多方面的,因为电视剧面对群体更广泛,青少年甚至儿童都会看到,国家也会要求积极向上的东西展示给大众。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所以质量堪忧,就像市面上产品一样的,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慢就跟不上节奏。
经历了很多以后就会发现,还是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活得幸福 ,盲目追求跟节奏,最后失去的更多。
短视频就是一时兴起觉得有意思点个赞就完事了,之后没有什么感觉了,而文字却可以反复推敲去领悟更多。
比如四大名著,你觉得看电视剧好看点还是读书好看点?
思考之后的感悟就是自己的,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这是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无论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曾经因为什么而出发。
我想请教一下怎样让自己的文章有一种幸福的味道?就是字里行间流淌的幸福,我觉得我有点难写。悲剧才让人记住,幸福可以理解为感恩。
粱州:
我曾经写过短视频剧本,但是演出来的效果,没有达到我文字的效果。
高峰论坛,大脑风暴,这里是热爱生活、饶有思想的人才聚集发散思维区。没发言的都来热闹一下,咱们是开放式的,不论多寡,不问所云,但求坦诚相见、畅所欲言。
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从自己的视角来表达生活,自然展露出来的文字最有力量。
现在都在追求快,我们反而应该让生活慢下来,连听歌都是,只听几秒,好听就继续,不好听就划过。
保持自己的节奏吧,随波不逐流,遵循内心,如果追求时代能感到快乐那便去追寻,如果不快乐,不妨慢下脚步,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
司空颜:
短视频讲究速战速决,包含电视剧,提到短视频和电视剧,包括电影,很久以后能够记忆犹新的说实话,少之又少,抛开演员演技,不以演员作为分类的话,更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实验过,在看过的这么多短视频和电视剧电影以后,能够让你提到就能够想起的,有多少?翻来以前点赞过的短视频,能否想到当时点赞的那一刻心境,我做过实验,很难,除了觉得还行,没有其他任何收获,而文字恰好弥补了这一点。所以,我写文章很少精雕细琢,写成什么就是什么,随笔、心境、小说、散文,无一不是如此,仅属个人觉得。
四大名著看怎么看,就像《西游记》,我想很多人很难平下心来真正从头读到尾,我是其中之一,而像“三国”,即使各种版本影视剧,也始终超越不了原著,类似于不同视觉,《三国志》也值得一看,以曹操视觉去写的一本小说。《水浒传》与《红楼梦》,彼此彼此,《红楼梦》的话,看原著考虑到主角的年龄,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说,并非很晦涩难懂,《水浒传》结局不太美好,我曾看到过招安以后,后续一百零八将死到卢俊义,便没再看得下去。咎其本质而言,四大名著,书与影视都值得一看,尤其是86版的《红楼梦》和《西游记》。
看书听音乐,效果就会不一样,影视剧短视频唯一缺点和优点,就是你没有思考的空间。
文字艺术与视频艺术,主要是选角问题就是很大一问题。任何一个作者的作品,在每一个角色里都有自己的影子,所以,要达到要求,达到想要的水平,只有三个字:不可能。仅个人觉得,个人的认知。
各人有各人对幸福的认知,个人觉得,幸福的味道,是由人间烟火堆积的,美好的味道,可以华丽措辞,幸福的味道,就得实事求是,可以适当美化生活,但不能过度,文字就有贴切、实际、小生活的气息。走进人的心,却又不那么心塞,应该就是幸福了吧。
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对于别人的故事,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只能是精神养分,而非能获取真正想要的所得。
人总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这就是短视频无法达到的。所以,码字的意义在哪里?实所码的不是字,是游走的灵魂;聚集产生碰撞,叫文章;一起相处,叫凝聚;一起愉快地相处,叫小说;长时间愉快的相处,叫长篇小说。
这也是这个群成立的意义,将各方有趣灵魂聚集一起,让思想产生碰撞,分散再凝聚,最终为同一目标共同前行。这就是我入这个群所想要得到的!
三、后记
广大优秀的简友们,经历了一场曼妙的头脑风暴后,你是否有对其中的些许文字产生共鸣或有更加精彩的论述在脑海中灵光浮现,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域留下你的精彩观点和感受,同样欢迎优秀的你加入网文纵横公会之家,共同推进壹品创联建设发展,为简书注入生生不息的人气和能量,让你我行走在文字江湖中充满力量。